学前最后半年 成都“新小一”家长聚焦孩子非知识类能力培养

慧聪教育网 2018-03-07 15:08 来源:互联网

【慧聪教育装备网】随着气候日渐温暖,春天的脚步离成都越来越近,“新小一”娃娃们的学前时光也进入半年倒计时。这段时间该如何度过?一直以来都是该阶段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越小,识的字和数的数越多,智力开发得就越好,孩子也就越聪明。”这样的认识误区正逐步被大多数家长摈弃。有调查显示,相较于过早让学龄前孩子学习知识而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向和需求如今已发生明显改变,更多聚焦在非知识类能力上,如培养学习习惯、兴趣和提升专注力等。同时,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为家长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学前家长更倾向于主动上网获取及共享相关教育信息。

陪伴代替报班成都学前家长观念出现转变

早教班、才艺班、素质拓展班……学龄前儿童被各种培训班填满课余时间,学习压力堪比小学生,学前教育一度成了“超前教育”。孩子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应从小学开始,但很多人会以成人的意识来看待学前教育。

对此,成都市教育局去年下半年最新公布的《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中曾重点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成人应该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为核心,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笔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相较于前几年风靡的幼小衔接班不同,现在成都的学前家长更愿意带孩子一起参加手工制作类、社会实践类、才艺展示类等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通过陪伴孩子参与这类活动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利于运用到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成都家长养娃方向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

家长主动搜索信息线上活动受追捧

除了用陪伴来帮助幼儿的成长,成都家长又会首选什么渠道去了解相关教育类信息,获取“场外指导”?移动互联网渗透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学前家长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有调查显示,相较于之前单方面被动接收相关信息资料不同,近七成的父母更愿意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各种线上渠道来主动上网获取及理智共享相关教育信息。此外,与《报告》中所建议的“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标准和要求,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别是在数学认知上不能急于求成”相契合,获取信息过程中,家长会更关注幼儿在兴趣、专注和意识习惯三个非知识类方面的能力。

正是如此,类似于“百日行动派”用100天迎接小学新生活这样的线上公益活动,因具有网络社交属性,如今受到不少成都家长的追捧。

学前最后半年 成都“新小一”家长聚焦孩子非知识类能力培养

学前最后半年 成都“新小一”家长聚焦孩子非知识类能力培养

学前最后半年 成都“新小一”家长聚焦孩子非知识类能力培养

每天陪孩子阅读10分钟,100天一起读书1000分钟;每天跟孩子学2个新单词,100天开始对一门语言产生兴趣;每天和孩子做1道思维训练题,100天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参与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选择喜欢的打卡内容,由家长陪伴孩子完成任务打卡,体会坚持一件事的意义,最后还可以获得孩子喜欢的奖品。自本月活动启动以来,加入活动微信群参与的家长人数日渐增加,活动热度日渐陡升。(文/杨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