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慧聪教育网 2018-03-09 09:4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装备网】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叠加原因,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底子薄、历史欠账多,二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和“全面二孩”的实施,家长对学前教育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然是重点任务之一。

这就要求必须从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认识扩大普惠性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围绕教育资源和服务提供的主体和方式进行改革,即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具体举措实施,厘清不同主体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中的关系,理顺以办园体制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方式,明晰权责分明边界清晰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幼有所育”和“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通过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拓展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方式以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调整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结构以提高供给质量,在数量和质量上解决民众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政府是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因此,需要在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的基础上,鼓励不同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办园以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公办园建设,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资源。继续办好乡镇中心园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优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进行改建。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将小区配套园建成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探索公办民助、公建民营、公办民管、民办公助等办园形式。着力增加连片特困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流动儿童密集的城乡接合部、二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总体来看,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健全对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的支持体系,也是增加学前教育供给的关键。要实现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和多种形式办园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和完善保障不同类型幼儿园规范、科学发展的支持体系。各级政府要对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对幼儿园布局进行统筹设计,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占比并保证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85%;政府对公办园在园所建设、玩教具配备、师资队伍配齐和待遇保障、运转经费等方面按照国家与地方的相关标准切实履行举办者的责任;全面落实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根据“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年确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并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质量监管与评价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