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主招生试题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慧聪教育装备网】近年来,对于有志于考取国内顶尖高校的学霸而言,自主招生成为了他们的“必争之地”。“自主招生真的越来越重要了,2017年国内某顶尖高校在广东省招了100多人,其中八成以上的学生都通过自主招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录取优惠。”广州一所知名高中的老师告诉记者。
自主招生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是因为对学生而言,降低了通过高考进入名校的门槛,清华的自主招生一般可以优惠降分10分~60分,北大则从降分20分到一本线录取不等。有了这个加分项打底,可以让学生备考心态更放松。而对高校而言,则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气质相投、思维对路的学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主招生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就是不那么唯分数至上,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对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
这一点从自主招生的试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对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看法”“结合北大毕业生戴维创立OFO,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谈谈对创新创业的认识”“用英语谈一谈对阿甘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些都是2017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题,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它们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问题的答案展示出的是学生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问题,虽然考察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但是,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没有灵活运用的能力,只会死读课本,似乎也很难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自主招生考试的非标准试题与非标准答案,其实体现出的正是我们多年来追求素质教育的真谛,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健全的人格,并学会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而优秀人才的培养,也应重在启发思维,让学生们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分数而陷入题海。
自主招生成为学霸必争之地,也正是因为其评价指标更偏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这种考量标准虽然目前还只是为数不多的自主招生学校在实行,但毫无疑问,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基础性的命题原则,创新性的命题思路,对中学实施通识教育,鼓励优秀学生多阅读思考、多积累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