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本科教育的四川“样本”

慧聪教育网 2018-07-02 10:07 来源:新浪

【慧聪教育装备网】眼下正值高招季,一大拨00后学生即将迈进高等院校。而迎接他们的或许将不再是“熬过高考后的解放”,或别人口中“轻轻松松的大学”。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进展,国内高校正在从各大排行榜的比拼中慢慢转身,将目光重新聚焦于本科人才培养,回归本科教育,向着一流本科进军。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跟随教育部奋进之笔“1+1”采访团走进四川,试图解码本科教育的高校样本。

“教室革命”

本科在变,这在四川大学显而易见。

走进教学楼,以往闲置的公共空间被装饰成小清新的“咖啡馆”,走廊两侧挂上了各种小木板,上面贴着俄罗斯“世界杯”的比分、学生的留言、漫画等,而常见的梯形大教室更是隐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圆桌式多视窗互动教室、可随意拼接的灵活多变组合教室等。

这只是四川大学“教室革命”的冰山一角。自2010年起,四川大学拆掉原先教室内的固定桌椅,换成了各种可拼接、可移动的桌椅,配之各种智能设备,眼下共打造了400多间智慧教室,超过教室总数的80%;原先的大班级“瘦身”,新生编为25人的小班,目前开设互动式、小班化课程9024门次,超过课程总数的70%。

“当时学校觉得那种大班‘满堂灌’式的教学,已不适用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局限于教室,如何让教室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让知识的交流更高效?”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陈红伟解释,在教学改革中发现很多老师也想跟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但一个班那么多人是很难实现的,学生间的讨论也受到固定桌椅的掣肘,于是便开始从教室的改造“动刀子”。

而作为工科为主应用型高校,成都工业学院直接把“工厂”搬进了课堂。

在成都工业学院的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有着从企业引进的先进的无人流水生产线,是集智能制造技术“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体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学习智能制造的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正如该校教务处处长李成大所说,让学生的课堂与生产实际无缝链接。

按照今年年初成都工业学院与成都市郫都区政府签订的校地合作协议,教室的围墙将会进一步被推倒,建成“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这意味校园与街区、企业深度融合,随着高新企业的入驻,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实践、实习。

课堂“魔法”

如果说教室的改变只是水面微澜,教室内课堂教学的改革则是“暗流汹涌”。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体验了一把四川大学大一年级的“近代化学基础”课。这可以说是一堂充满“黑魔法”的化学课:老师戴着混合现实MR眼镜教课,那些难以想象的原子、分子、轨道等便可借此多维度地呈现在眼前,仿佛伸手即可触摸。自从有此“神器”,该课教师周加贝说,来找他吐槽化学学习难、理解难的同学少了大半。

而学生则带着电脑或手机上课,不仅不被禁止玩游戏,反而需要游戏通关才能完成作业。这是周加贝与赖雪飞、权新峰3位青年教师琢磨出的“竞技教学”——老师将所需复习的题发布至某一游戏App,学生线上答对一道题则可抢夺到一块土地或土地皮肤、动物、装饰物等,从而“开疆拓土”。

去年12月,这一竞技答题游戏刚上线时,上千名同学在线比做题,学生半夜催老师出题,为避免过于疯狂的学习行为,老师不得不深夜打烊劝其睡觉。

像这样生动有趣、有料、有范儿的课堂并不仅限于此。四川大学在“教室革命”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该校校长李言荣很期待校园中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转身就能找到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如李言荣所说,“要实现课堂革命,就必须要有全身心投入的高水平教师。”优秀的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稀缺资源。为此,四川大学已开始实行教师“双师”制度,同时通过设立针对老、中、青优秀教师的“教学三大奖”,重奖全身心投入一线教学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教师、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优秀典型教师。而每年学校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更是成为一个重要节日。

考试不易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有人说,现在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扭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

对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秦政来说,这种“轻轻松松的快乐大学”只存在于想象中,像“课上睡觉都能混及格”的课则是不存在的。这个学期,他需要修满30个学分,但学习难度系数陡增。

还有更难的在等着秦政,那便是“全过程考核”——每门课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低到50%及以下,平时成绩至少由6次作业组成。

而考试、测试的内容也是“变幻莫测”,学校会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开放式命题,比如一道来自《中国古代经济史》考试中的题是这样的: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到1644年,你最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试着描述那时TA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人体寄生虫学》则是这样的“画风”:如果选择用吃寄生虫的方式减肥,你会选择哪个虫?为什么?

“我们都觉得这真是非常不错的题目,考完之后大家都在讨论。”正在备战期末考试的秦政说。在他看来,仅靠临时抱佛脚很难拿高分,现在虽然学习过程更苦更累,但也收获颇丰。

育人为本

近年来,各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陈宝生指出,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偏差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陈宝生强调,必须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

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系列举措。据了解,教育部将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潜能挖掘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探索实行荣誉学位,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改革考试形式,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学本领、长才干上。同时,还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增加创业就业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各高校要把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作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同时要打造一支育人队伍,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大力推动院士、“千人”“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

目前,“回归本科教育”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强劲的行动纲领。正如陈宝生所说,“越是顶尖的大学,越是重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被这些大学视为保持卓越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