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评价体系

慧聪教育网 2018-08-13 09:33 来源:搜狐教育

【慧聪教育装备网】今年4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强调要将教育信息化1.0引入的外部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具体来说,要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为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要求,16日,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计划以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为基础,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新一融一提升”的工作目标,并部署了七项实施行动及保障措施,希望形成北京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一提升:开设STEAM教学等课程,学生信息素养纳入评价体系

“一提升”是指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该目标可追溯到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及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为实现目标,北京市教委将实施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具体来看:

学生方面,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开设人工智能、STEAM教学、创客教育、编程教学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完善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交流等活动。

教师方面,全面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利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意识和能力。

一融:100项示范课题,100个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

“一融”是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也是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主要任务。为实现目标,北京市教委将实施融合创新“双百”示范行动,具体包括:

设立100项示范课题。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激发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性、主动性,评定为优秀等级的课题可在教师职称评审中作为参考。对有示范意义的成果,在全市范围推广。

建设100个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鼓励各学校依托教育云、共性平台和资源,开展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解决信息化应用中热点难点问题。

探索建立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量化考核指标;引导教师进行网上研修学习,并经认定后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引导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优秀数字课程资源评选、信息技术应用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获得的相关荣誉,可作为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工作的参考。

两新:以“学习空间”为抓手,汇集公共应用、数据分析服务

“两新”是指建设新型“互联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新型教育大数据决策支撑体系。该目标可追溯到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促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为实现目标,北京市教委将实施教育大数据应用行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行动、教育公共服务优化行动、数字教育资源拓展行动、基础环境与网络安全提升行动五项行动。

具体来看,教育大数据应用行动包括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同时开展大数据辅助决策与服务,建立教育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对接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教育数据服务。

数字教育资源拓展行动则包括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展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汇聚,加强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公共服务优化行动强调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以网络学习空间为抓手,汇集现有各类在线学习、网络研修、家校互动等公共应用和数据分析服务,形成服务学生、教师、家长、机构、管理者、班级、学校、区域的网络化学习空间;积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个人空间开展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和活动,支持学校利用个人空间积累数据开展个性化数据分析诊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