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家长遭殃:作业不应变成负担
【慧聪教育装备网】建立班级微信群原本是一件方便老师家长沟通的好事,可最近的一件事却将家长群推上了“风口浪尖”——接近凌晨,一位家长在班级微信群中@老师抱怨作业太多,让孩子不能休息,却直接被老师“踢”出了群聊!
家长在群中抱怨孩子作业太多不能休息被“踢”出群
家长直接在家长群中质问老师的行为虽显草率,却也暴露了学生平时学习时的沉重负担。甚至于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当起了为孩子代写作业的“枪手”。而从“学生作业,家长遭殃”的现象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出,“为孩子减负”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国家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及相关政策,将“减负”提上日程。例如,严禁补课,不得随意增减课程,严格控制考试和竞赛次数等规定。同时,教育行业内人机共教,云资源共享,线上教学互动等提倡教育“减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也一一涌现。
其中,K12智能教育平台一起教育科技,就通过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在各种解决方法中突出重围,让学生在定制化、系统化的学习中,获得了真正的减负与学习效率提升。
题海战术揠苗助长不可取定制化学习攻破课业难题
很多老师家长喜欢教孩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但是习题越做越多,分数却如蜗牛般上升缓慢,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负担。这种只考虑“量”,而不考虑“质”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也不科学的,甚至会揠苗助长,让孩子在错题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归纳整理错题,总结规律,针对薄弱方面逐一攻破才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科学方法。学生如果自己抄写错题,归纳整理的过程是繁复而耗时的。但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这一步骤可以直接交给智能系统。
以一起小学/一起中学为例,平台中的个性化错题本功能,就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作用,通过智能诊断,智能分析,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自动归纳分类错题,寻找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在下次练习时为其推荐“量身定制”的学习规划。
而在这样定制化的训练下,学生就能少做题、做对题,在短时间内把每个知识点消化完全,获得学习负担的减轻与学习效率的提升。
系统化学习构建跨学科思维温故而知新
具有标准答案的理科类学习,可以根据“查缺补漏”的定制化训练方式来减负增效,那么放到文科类学习中,也同样适用吗?
其实,学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在学习中最需要培养的就是思维能力。拥有跨学科思维后,就具备了整合各领域知识的能力,在解题时也可以跳脱出固定思维模式,将知识融会贯通,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李光耀是法律出身,却在世界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极有造诣;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却走上了从政之路,投身国家治理;鲁迅本是医生,却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
建立跨学科思维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单科的老师很难做到同其他科老师一起研讨教案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能够完成这一任务,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这种思维模式。
一起小学/一起中学平台中内置的苏格拉底智能学习系统就能同步学校进度,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同步的素质教育内容,将单一的个体科目串联,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思维,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表示:“以往的学生对于各学科的认知是单一的,而现在他们可以将整个知识体系汇总,直观的通过平台中的学情分析报告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和能力缺陷,并跟随平台中智能推荐的定制化练习,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并清楚了解每个知识点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从而塑造一个纵观全局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受用终生。”
一定的课后练习是帮助孩子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好方式,但需要切记的是不要用错方式,否则只会“揠苗助长”。“减负”要从转变多做题等于好成绩的观念开始,通过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有效利用智能化教学技术来推进,让学习不再是“读死书,死读书”,让“填鸭式”教学成为过去式,将“减负”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