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得有“乡村偏好”
【慧聪教育装备网】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与城市教育现代化同等重要的命题。
乡村作为独立的社会存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乡村教育。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比例缩小,不少乡村学校留不住学生、留不住老师,成了“空巢学校”,教育质量也难以尽如人意。为此,从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高度,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框架中,在吸收城市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基础上,还需要有教育现代化中的“乡村偏好”。
乡土社会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人的天然资源。乡村教育可以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充分挖掘乡土社会中的环境育人资源,从人口、地理、习俗、历史、风土人情、道德伦理等多方面重塑乡村育人环境,用新文明、新风尚整体规划乡村教育环境建设,重塑文明、富强、健康的乡村教育新生态。在笔者看来,充分开掘“中国在乡村”的文化资源,接续传统文化传承之脉,进行土地教育很有必要。在乡村教育规划中,要注意发挥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势,有效开拓乡村地域的文化资源包括环境资源、民间传统文化以及农业手工等,发挥乡土社会中独有的资源用于课程建设,走与城市教育不同的错位发展之路,凸显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乡村社会是不同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实体。作为一种不同于城市集居形态的“乡村部落式”的散落形态,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多个文化资源中心的形式,建成多个“卫星文化体”,形成不同于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乡村教育文化功能区。针对广大乡村教学机构广而散的问题,可以把“中心校”作为支持计划的聚焦点,发挥“中心校”的中心功能,尤其是要将“中心校”高标准建设成乡村教育生态中的文化集聚与辐射中心,吸收城市教育中集团化办学的有效经验,融入乡土文化特质,探索城乡教育文化新格局。
各级各地政府应当集中建设围绕乡村学校的资源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泛在学习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设大型的乡村教育学习资源中心,包括艺术、科学、文化课学习等。国家应该鼓励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文化学习资源向乡村开放,打破地域封闭,通过机制建设,有效地将各地域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心联网成片,架设学习资源流通的“立交桥”,全方位为乡村学校师生提供学习资源服务。真正在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中实现“反哺乡村”的目标。
乡村社会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乡村教育发展中,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发挥多元化办学体制的优势,多渠道、多路径促进乡村学校的优质发展。
笔者建议,应该通过立项的方式,积极鼓励有志于推动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专家学者,深入田野,挖掘乡土文化,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在乡村地区设立一批中心校,作为乡村教育改革实验的重点基地,通过高投入、强师资,要让“名师、名校在乡村”成为一种与城市教育相得益彰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