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智慧教育进行时
【慧聪教育装备网】2016年,浙江省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中首次提出“全面发展智慧教育”,强调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升至智慧教育,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支撑和引领浙江教育现代化。以此为标志,浙江教育信息化步入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阶段,开始智慧教育的探索实践。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也将是形态的转变。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制度为保障,运用信息技术对资源配置、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创新,通过数据导向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有差异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智慧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信息化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阶发展阶段,更是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下的教育新形态。
应用技术促进教学创新
丰富课程资源形态和教学内容。2012年开始,浙江省全面推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行选课走班。2014年、2015年又把全面课程改革扩大到中职教育和义务教育。为破解课程改革中分层分类选修课多样化难点,我们着力以网络课程、微课等数字资源丰富课程形态和教学内容,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发共享1384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332门义务段拓展性课程、39000余个微课资源、100个家长学校精品微讲座,为全省中小学校选课走班、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分层分类教学提供保障。
创新教室样态促进“课堂革命”。2014年以来,全省大力推进移动学习终端、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等新型学习空间建设,通过创设情境化、人性化、探究式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室样态,满足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教学需求和探究性、自主性等多样化学习方式需求,实现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转变、知识导向学习向兴趣导向学习转变。目前,全省66%的中小学校建有学科教室或创新实验室,28%中小学校配备移动学习终端。
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建成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选课系统和学习平台,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和授课教师,实现人人有一张个性化课表。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省4900余所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应用实践,建成2249个省级特色网络教学空间。应用空间,教师可以实现资源跨时空共享,学生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送,教与学数据的动态采集和个性分析。基于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数字资源探索形成跨区跨校组班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源协作式课程开发三种教学新方式。目前,创客教育、翻转课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同步课堂、大数据教学诊断与分析等教与学新模式在全省各地各校广泛开展。
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师能力。从个人走向集体,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为破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难点,近年来,浙江省采用“名师引领+社群互助+草根原创”分层推进的模式,开通253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和30个学科协作组。其中,名师网络工作室采用“1位名师+10位学科骨干教师+N位网络学员教师”的模式,培养学科带头人4804名,吸纳网络学员28余万名,遍及全国28个省(区、市)。据统计,名师网络工作室每2.8小时开展一个研修活动,每3.3分钟发布一个话题讨论,每1.1分钟分享一篇文章,每1.5分钟上传一条资源,每2.9分钟新增一位网络学员,每0.4秒有一次用户访问,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时时发生。
应用技术思维推动教育改革
以共享众筹思维改变教育供给方式。跨越时空界限、连接一切是互联网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特征。之江汇教育广场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浙江的落地,汇聚了政府、师生、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各界优质资源。目前,平台已经建成和共享优质资源550余万条,日均访问量达100余万人次,超过2000名优秀教师依托课程平台和直播平台提供在线教育服务,颠覆了教师在固定学校授课的传统制度。今年暑假,之江汇教育广场汇聚全省学科名校、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和才艺达人推出“暑假公益”课堂,吸引全省5776所学校师生参与,实现名师、名校资源的跨界共享。专业“工匠”、社会艺人、热心人士等为师生开课在许多学校得以实践,打破了教师单一供给传统。城乡同步课堂、远程同步课堂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了教育均衡和教育扶贫的发展路径。
以大数据思维推进教育精准治理。目前,全省已建成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一数一源”。建成浙江省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实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小学生学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数据分析的可视化。不断深化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核心,大力度推进数据共享,实现学籍数据与公安户籍、卫计出生数据的云端融合,为教育布局与招生政策制订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民政部门低保、特困、残疾等数据,精准定位困难学生受助对象。
以开放跨界思维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从主要依靠教育系统自身建设走向社会联合。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建设中探索“按用付费”新机制,汇聚来自学校、教师、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
智慧教育再认识
服务教育现代化大局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方位。教育信息化虽然最初以技术手段的面貌出现,但技术本身不是目的。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由此,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立足点在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教育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路径和方式,都在学校和师生的实践中形成和产生。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教育信息化工作方能焕发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连通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教师。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具创新的理念,而且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要学会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教育理念和态度。
符合伦理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技术应用的伦理法则源于教育的育人本质。任何抑制学生能动学习过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技术应用,都是违背教育道德和技术伦理的,也绝不允许进入学校和课堂。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