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是小学教育“练兵场”

慧聪教育网 2018-10-23 09: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装备网】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我国幼儿园已经有所改观,但受各方因素牵制有所回温。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不能等同于为了小学教育,当幼儿园变成另一种小学,势必会造成对童年资源的过度消费,这与幼儿园的特性是相背的。

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并非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历史与社会的原因。

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直接引发了知识学习的下移。教育的阶层流动促使家长把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他们等不及孩子的正常成长:虽然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向上流动但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矛盾心理激发了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科知识的超前教授,幼儿园开始“小学化”,小学逐步“中学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观照了“知识人”,遗忘了生命的儿童。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大,学前教育投入不充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地区至今是“桌椅板凳没有床,讲台黑板四面墙”。考核绩效跟小学走,幼儿教师难当。

幼儿园“小学化”虽然暂时满足了家长、小学的不合理需求,但是给儿童造成的伤害却难以弥补。每一个孩子只有一次不可重复的幼儿园经历,它是为孩子播撒生命种子的起始阶段。如对世界的爱、信任、专注力、同伴关系等。

首先,应进一步普及学前教育的科学理念。访谈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前教育模棱两可:分不清幼儿园和学校的区别,玩和游戏被视为学习的对立面,认为好的幼儿教育就是“学知识”。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让幼儿教育回归它本身,让更多的家长和成人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通过专业理念与行动的引领,树立公众的儿童意识和幼教意识。

其次,坚决贯彻执行“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方式、教育途径是不同的。小学教师需要担负起零起点的教育任务,按照各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任何超前的课程学习都是对儿童学习特点与教育规律的无视与僭越。

再其次,完善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环境与师资力量。幼儿是在操作、体验、亲历中学习的,丰富的材料是其前提。社区、家长和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丰富幼儿的教育环境,珍视幼儿天性中萌发的冲动、想象与创造。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视特殊地区园长与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加大专项资金与地方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最低薪资标准。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一项改革重点。只有各方力量共同行动起来,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完善各项体制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