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长洲区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

慧聪教育网 2018-11-23 10:27 来源:广西日报

【慧聪教育装备网】上午10时,梧州市长洲区寺冲小学三年级(1)和(2)班的教室里,助教老师唐丽华正在熟练地安装、调试上课设备,不一会儿,投影仪就出现一位熟悉的人影,来自长洲市区龙新小学的专职音乐老师孟健正为学生们上音乐课程。伴随着轻快的乐符,学生们很快就能哼唱起歌曲《牵牛花》了。这是近日记者在寺冲小学看到的一个场景。

龙新小学的老师怎么会“跑”到寺冲小学,而且还能同时给两个班加起来近百名的学生上课?原来,这些正是长洲区开设“互联网+教育”课程后带来的喜人变化。

缺少图、音、体专任教师,学科课程资源不足,一直是长洲区偏远乡村小学的现状,为破解乡村学校师资、课程资源不足等难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长洲区去年开始启动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城区先后投入210多万元配置互联网+教育的设备,用一根网线连接起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目前,该项目全部覆盖辖区32所学校,12个教学点,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同上一节课。不久前,该区“互联网+教育”成果,代表广西在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进行交流展示。

“班班通”让城乡同上一节课

“现在我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了。”在长洲区教育云平台的支持下,同学们通过教室里的音频、视频设备,能共享孟健的音乐课。屏幕上的他,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设备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一问一答,看起来和普通的课堂并无二致。

“授课不收一分钱,我们只需要安排一个老师做助教,就可以给孩子们上专业的音乐课了。”寺冲小学副校长张英妮说,学校通过将网络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合,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有效缓解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难题,大大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目前,长洲区共有32所学校和12个教学点,其中29所学校和12个教学点在农村。长洲区教育局项目办主任苏志宁说,“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图、音、体专职教师的欠缺,成了长洲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7年5月,长洲区率先在梧州市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并在当年秋季学期在城区各所学校铺开实施。依托“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长洲区教育部门给各学段教学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建立了长洲区教育云平台,并结合本地实际,在乡村学校统一开设音乐、美术、科学、书法四门网络直播课,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让城市和农村孩子同上一节课。目前,这样的网络直播课程,已经覆盖长洲区各所学校。

让“种子”教师撒遍城乡

据介绍,长洲区“互联网+”是互加计划先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在授课中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可以用互联网链接最优质资源,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不过,该如何真正把这个项目做好,确保网络直播课堂效果呢?

人才是关键,长洲区实施网络名师培养工程,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信息化技能培训,着重提升教师课堂直播教学技能,培养了一批在线“种子”名师。在今年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中,长洲区“互联网+教育”成果代表广西进行交流展示,“种子”老师孟健可熟练操作CCtalk,并能熟练地使用网络直播课堂教学技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以来,长洲区多次开展教育云直播课堂种子教师培训考核工作。通过对教学老师实施设备技能和课程技能双向培训,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及平台操作技术规范等方面,对“种子”老师使用教育云平台开展网络直播进行考核,在该区组建一支约70人的骨干教师队伍,持续为长洲区网络云课堂汇集优质资源夯实了基础。同时,还可以进行全面在线授课并在全国网络直播,持续为网络云课堂汇集优质资源。

“互联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互联网打破地域时空界限,缩小城乡差异,在云端学音乐课、美术课、绘本课、科学,均可成为现实。如今,走进长洲区一些农村学校,就可看到,只需依托一名教师、一间网络直播教室,便实现乡村学校孩子在同一时间上同一堂课。该区的在线直播课堂,还通过互联网共享到了苍梧县、藤县部分边远山区学校。

随着学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长洲区多所学校还结合实际开设特色课堂、家校互动平台等,助力教育教学发展。如长红小学开设直播课堂,家长可在线观看课堂教学实况、孩子课堂表现等,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通过重播功能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家校互动;还可以依托教育信息平台开网络家长会、留守儿童主题班会等,外出务工的家长,可在线参加各类联系活动。

长洲区教育局局长梁军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互联网这个科技手段,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优质资源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