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培养 乐宁教育先人一步
【慧聪教育装备网】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测试评估报告,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一直以来都备受教育界关注。据经合组织资深研究员、PISA首席分析师池田京女士透露,2021年的PISA测评中将会加入“创造性思维”这一指标,来观察各国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中,是否与时俱进地具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事实上,“创造性思维”这一说法并非此时才横空出世。早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就提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能力中十分重要的软实力。在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2016年公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的报告中,“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能力”被列为通用素养中的高阶认知。基于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在绝大多数教育机构还未对这一概念有进一步认识时,乐宁教育却早在多年前就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为此打造出一套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
分段式课程设置逐步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乐宁教育看来,创造性思维强调创新、求变,强调敢于突破常规和主流的思想,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造性思维就是天马行空地想象,而是说,基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而产生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的。
基于养成式教育理念的乐宁教育,深谙孩子成长各阶段思维发育、学习能力等环节的不同特性,其反对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式教育方式,针对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设置分段式课程,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英语教材和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分段施教,来激发并保持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步引导孩子用创造性思维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双BIG教材体系着力引导创造性思维方式
乐宁教育认为,7-12岁是孩子思维习惯培养的黄金期。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乐宁教育从教材入手,将创造性思维方式融入教材,打造出“内容输出”与“能力提升”并重的教材体系《BIGENGLISHI》,着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该教材基于4C框架,采用内容与语言整合的CLIL教学法,以英语为语言媒介,选取大量与生活、文化、自然科学、品格、价值观等相关的主题,教授与孩子个人、社会紧密关联的学科内容,鼓励孩子摆脱课堂束缚、拓宽国际视野,让他们的眼界、语言都能匹配他们的思想成熟度,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此外,乐宁教育还在该套教材中打造出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ThinkBig、BrianStorming、Connection、ValuesinAction&Project等版块,利用课堂讨论、合作完成创意Project等方式,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跨学科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孩子不拘泥于眼前的知识,利用创造性思维来实际解决问题,改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执行力脱节的现象。
交际式教学方法细心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
除了教材体系,教学方式同样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一环。乐宁教育总结了TPR、Phonics、CLIL、DeductiveApproach、多元智能、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技巧和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更适用于中国孩子课堂、课后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的交际式教学法。
该套交际式教学法贯穿了乐宁教育的“养成式”教育理念,在尊重并掌握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情景设置和语境创设,在纯英文环境下,利用开放性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感官、动作、情感因素等,一步步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提问习惯”,促使学生通过思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重构能力,建立一种更发散、更独立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实现语言交际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1世纪技能全面发展的目标。
眼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已是显而易见,乐宁教育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将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培养融入课堂,让孩子掌握创造性思维方式是乐宁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期待乐宁教育更进一步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