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中小学校常态化按需应用

慧聪教育网 2020-03-17 10:1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林焕新

【慧聪教育网】本报北京3月16日讯(记者林焕新)为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意见》指出“三个课堂”有各自的应用模式。其中,“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利用互联网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意见》明确了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各级教育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落地实施。鼓励因地制宜、创新路径、分类推进,形成区域内、区域间“三个课堂”应用的新形态。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把“三个课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把教师在“三个课堂”中承担的教学和教研任务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三是强化教师研训和教研支撑。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加强国培、省培、市县培训项目有效衔接,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是统筹多方资源,全力补齐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在“三个课堂”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等方面的短板。

五是促进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的常态化、实时化、数据化,提升“三个课堂”应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提供组织保障;在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基础上,统筹“三个课堂”建设、运维、应用和培训经费的合理比例,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做好经费保障;落实探索建立应用软件安全评估机制、数据分级保障机制、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逐级落实“三个课堂”网络安全责任,维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