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担起传承责任

慧聪教育网 2020-05-09 16:24 来源:互联网

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担起传承责任

【慧聪教育网】日前,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诗词与篆刻工作室”`推出的战疫书法合字表情包、民俗合字表情包下载量与转发量破5万。看到学生们发来的数字截图,长师书法专业老师李莹波颇为欣慰:“没想到我和学生们一起琢磨推敲出来的这套创新型书法作品表情包,还挺受欢迎。参与的学生感受到了书法这个看似高冷的专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坚定了学习专业的信心。”

让学生们爱上书法,引导他们通过书法、诗词、昆曲等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在现实生活中的魅力,内化成滋养生命精神的强大力量——这是李莹波在书法教育实践中自觉担当起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责任。这位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青年书法家,迎来了自我艺术创作上的一场又一场丰收,也在学子们心田中播下了一颗颗书法之美、文化之美的种子。

“其诗书画印的精品,有如洞庭之波,莹光澈漾,令人神往”

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担起传承责任

李莹波出生在益阳一户地道农家。他的外公读过几年老书,躬耕为农,安贫乐道,很重视对后人的培养。李莹波的一位舅舅能诗能书,很有才华。受到外公和舅舅的影响,小莹波也喜欢读书写字,他写的第一本字帖,就是外公送给他的晚清时期益阳大书法家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十四、五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莹波在外公的旧书堆里无意之中翻出了一本发黄的印谱,一下子就被那些美妙的红色印记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用一把钢锯条打磨出的小刀,一块小橡皮,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方印拓,还不小心把自己的左手刻出了血。

受家庭长辈的熏陶,李莹波也爱上了古诗词。高一时,语文老师在晚自习上经常在黑板上抄录一些古诗词名篇,他都一一背下来,尤其喜欢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他萌发了写诗词的冲动,去图书馆借了本关于写诗的小书,揣摩自学,填了一阕《如梦令·提问南塘柳》,从此开始了艰难的诗词创作,二十多年来从没间断过。至今已有近千首。

考入湖南师大美术系后,李莹波遇到了从中国美院刚刚毕业的书法名师陈文明,开始科学系统地学习书法和篆刻。2012年,他负笈北上,赴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读研,得以亲聆欧阳夫子中石先生等名师的教诲。导师叶培贵教授开设的诗词格律课,也令他在诗词创作上大有提高。目前又正在跟从陈松长攻读博士,主要学习古文字。

李莹波幼习书画,又入艺术院校接受科班教育,在诗词古文、书画篆刻诸方面都有稳扎稳打的硬功夫。2007年,26岁的李莹波在西泠印社的海选中以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西泠印社吸收为最年轻的社员之一。这个消息在湖南艺术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被誉为“天下第一社”的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在该社百年历史中,仅吸收400余位社员,其中包括吴昌硕、黄宾虹、李叔同等著名艺术家、学者。此前,湖南在西泠印社仅有一名社员,当代湖南篆刻泰斗李立。26岁的李莹波凭真才实学闯进这座中国篆刻艺术最神圣的殿堂,成为了西泠印社在湖南省的第二名社员。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教授叶培贵称扬他:“其诗书画印的精品,有如洞庭之波,莹光澈漾,令人神往。”2015年入了上海刘一闻老师门下,篆刻多受其指点,水平迅速提高,更是在2018年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进入了篆刻艺术探索的新阶段。

2015年,李莹波从湖南工艺美术学院调入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成为一名专业的书法老师。

探索建立以书法为核心的新型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担起传承责任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单独开设了书法专业,注重专业创新,致力于把书法专业办成培养学生“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特色专业。

这个开阔的专业定位让“诗书画印”俱佳的李莹波,找到了施展自我才华,培育书法专业人才的舞台。在教学实践中,他致力于探索建立以书法为核心的新型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学习能力体系。他要求学生专精与广博结合,要深入掌握一门核心课程(技术)、熟练运用两门相关课程(技术)、充分了解三门以上基础课程(技术),使自己的学习立体化、系统化,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在书法教育上,李莹波重视实践教学。所有专业课,凡是实际操作的部分,他都认真给学生做示范。他认为刻印这种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什么教学方法比得上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样直观高效。

李莹波也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在2015级的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对于书法学习感到吃力,李莹波通过沟通,了解到这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美术,对于空间构成有深入了解,积极劝导其学习大写意的古玺印,课下也时常对其进行指导。最终,这位学生成为了优秀毕业创作学生。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李莹波在长师还开设了诗词格律课、昆曲课。在他看来,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普及的一种手段:“文化传承中年轻大学生的兴趣度与接受度很关键。大学校园这个阵地我们要坚守。”

李莹波开设的《诗词格律》课,以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为教材,从最基础的平仄开始,一步步深入到绝句、律诗、长短句、对联的创作。为了提高学习兴趣,他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慢慢找语感,并鼓励学生用自作诗创作书法作品。“有个学生写了首不错的诗,其中一句‘月洒大江东’,很有味道,于是写成了一副小篆书法,写完拿给我看。我看了以后觉得相当不错,但学生把“洒”误写成了“洗”。学生觉得很沮丧,准备重写。正当我也颇感无奈时,突然发现,‘月洗大江东’,这个句子似乎更好啊,而且平仄上面没一点问题!这不是‘将错就错吗’?学生也很高兴。”

现在,学生在毕业展览中创作自作诗词,已成为长师的一大特色。2015级的学生张鹏通过诗词与书法的结合在本省的“自作诗词书法篆刻届展”中入展,成为了省级书协会员。长沙师范学院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把“诗词格律”开设成了书法专业必修基础课的本科院校。

李莹波还开设了昆曲选修课。他与昆曲有一段不浅的缘分。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研时,他的导师欧阳中石不仅是全国书法教育界的泰斗,还是“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的入室弟子。受导师影响,在北京的两年时间,李莹波学戏、听戏、赶戏,有一次赶上了北方昆剧院的《牡丹亭》,昆曲婉约、优雅、安静,让他一下子喜欢上了。2015年元旦,他偶然遇到在长沙讲学的南京昆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裘彩萍,正式拜师学昆曲。在当年的遂昌“牡丹亭杯”全国昆曲曲友大赛上,拜师不到半年的他拿回了一个三等奖。不久,他加入了长沙昆曲社,成了社长,并在长沙师范学院开起了《昆曲》选修课,教学生唱曲,感受经典的魅力。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门课颇受欢迎,“现在的孩子,比我想象的包容开放得多。昆曲的独特形式‘工尺谱’不太容易掌握。但是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几个学生还在毕业创作中抄起了‘工尺谱’。”

让学生发现书法在当代生活中的美

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沙师范学院李莹波担起传承责任

2017年初,长沙师范学院鼓励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无偿辅导孩子们的专业、发掘他们独特的专业优势。他顺势建立了“李莹波诗词与篆刻工作室”。工作室现有20人左右,皆为长师各年级爱好诗词写作、篆书及篆刻的书法生。李莹波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诗词和篆刻技法,开展了新春春联创作、中秋诗词书法雅集等不少活动。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全国。李莹波组织同学们创造了一批新的“民俗合体字”,并利用电脑工具制作成便于传播、方便转发使用的微信表情包,传递正能量,致敬各路英雄。这套一套包含24个表情的表情包,内容丰富、雅俗共赏,不仅包含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等激励人心的口号,也包含了一些寓意美好的优美词句,如“度一切苦厄”、“安且吉兮”、“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字”,怎样合理运用汉字的结构原理来组合繁杂的偏旁与其他构件,最后造出理想的字形,很考验一个书法专业生的结字能力。这些合体字的创作是个艰苦的过程。字句的选择既要有寓意,又要避免笔画过于繁复,这样在重新组合成合体字时,才能做出比较好的造型。有些词句各个文字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很容易激发灵感,如“早日归来”、“致敬”等词,偏旁部首有共用的部分,造型上自然容易协调美观;但也有些句子组合起来真是煞费苦心,如“武汉加油”、“共克时艰”、“送瘟神”等。为了使作品更加完善,每个“字”都经过了大家的反复推敲,有的写了几十遍,才渐渐明朗。

现在,这套表情包的下载与转发已超过了5万。在李莹波看来,数字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活动让参与的学生感受到了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引导年轻大学生感受书法在当代生活中的美的潜力,让书法、昆曲、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职责。”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