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促进教育线上线下融合

慧聪教育网 2020-05-13 10:04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袁振国

乘势而上,促进教育线上线下融合

学习方式变革(视觉中国供图)

【慧聪教育网】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陆续复学,前一段时期的居家线上学习将近尾声。在全面恢复教育常态前,有必要对线上教学以及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以预测未来教育变革趋势。对此,“热点观察”开辟“疫情后线上教学反思与创新”专栏,约请专家学者就该话题进行探讨。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检阅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当前,全国31个省份中小学已陆续明确复学安排,距全面复学为期不远。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学校切不可恢复了线下教育后,又放弃了线上教育,而是要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大力促进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将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融合——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融合教育(OMO)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教育移到线上,也不是线上对线下教育的补充,更不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线上线下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线下教育的特点是,师生面对面,富于人性化、整体感和现场性,具有情感交流丰富、师生互动直接、动手性操作便利等明显优势。但线下教育也存在天然的弊端,如整齐划一、时空受限、教学模式单一、海量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等。线上教育不仅可以弥补线下教育的弊端,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互联互通。线上教育最大的优势是万物互联,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获得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出者。我们在阅读、浏览、发送信息的过程中,都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痕迹”伴随着数据,可以成为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育评价的重要根据。而且,互联网大大突破了课堂教学局限,形成了网络社区这一虚拟人际交往空间。虽然线上教育在社会性、情感性上弱于线下教育,但在交流平等性、自由自主性上却有其优势,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来说,尤为有利。

丰富多样。线下教育把多种可能性变成了一种或几种可能性,这符合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求。线上教育可以呈现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可以同时提供讲解、演示、讨论等不同教学方式,也可以借助软件营造虚拟现实,进行虚拟实验等。线上教学活动可以同时发生,构成立体教学环境,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的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时空无限。互联网的另一个显着功能是不受时空限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如此,可以突破以教定学模式,实现以需定学;可以突破单一讲授模式,由学生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可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适应规模化教学需求,提高了教育效率,但其最大弊端就是标准化、齐步走,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线上教育照搬这一模式,线下教育弊端就会被放大和强化。因此,这次大规模线上教育是一次契机,它能推动线上教育自身转型升级,为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创造可能,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探索未来。

群体共享。个体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只能与一个环境、一个班级、一位教师、一种教学模式交往。线下教育的交往活动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分享成果、经验、教训,通常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分享机会有限。而线上教育每一个体都可以与其他个体、与全体社区成员分享和讨论。这种讨论完全可能在另外一种语境下进行,从个体自身展开和发展。

整合重构。线下教育是相对固定的板块,稍作调整就会互相牵制,很难灵活变化,而线上教育突破了这一限制,可以整合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个体、不同手段。当不同因素得到有机整合时,就可能发生积极的质的变化,翻转课堂就是重构的一个例证。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将传统知识传授任务转移到课外,把知识消化、练习讨论转移到课内,讨论交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任务学习等都有了新的承载空间。

系统——

打通观念、管理、家校壁垒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从内容到形式,从机构到机制,从领导部门到每位教师,只有各司其职,积极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好教育的各自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

观念融合。当下的线上、线下教育基本上是把教学分为两个生活空间、两个教学平台、两个教学系统,甚至两个管理系统。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这样的区分显然不合时宜。线上、线下已经是两个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系统,需要将两者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考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构成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方式,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发挥好自身作用,共同努力,发挥好教书育人的合力作用。

管理融合。当前,线上、线下普遍分开管理,而要实现两者融合就必须打通这种管理模式,实现融通管理。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按学校管理的传统体制和机制,融合全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将课程、教师、设备等统筹考虑,实现所有教育资源向所有学生开放,极大地释放教育资源使用价值,极大地提高教育效能。所有资源的开放和联通,不仅会增加资源的总量,而且会形成综合优势,产生叠加效应。其次是校长,要改变学校按年级、按学科、按岗位分门别类、“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管理模式,将所有学科、所有课程、所有教案、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风格打通,提供整体展示、广泛交流的新空间。再其次是教师,无论是课堂内外,都应有机地将线上线下的教育结合起来,将学生在线上线下组织起来,构建网络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新方式。

家校融通。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校和家庭无论是在物理空间上还是在学习生活内容上都有明确分工,资源是完全分割的。可这次疫情的到来,将学校和家庭在物理空间上的分割打破了,家即是校,校即是家。但是,在内容、方法、手段上依然是线下教育主导线上教育,线上教育具有的巨大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优势、家长的教育优势还远未开发。因此,实现这二者的融合,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大有可为。

变革——

走向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信息教育或网络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辅助阶段、融合阶段、超越阶段。辅助阶段,顾名思义,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阶段,可以起到增强效果、激发兴趣、节省时间、替代部分简单操作等作用,但总的来说,它不是不可或缺的;融合阶段,是指线上、线下教育相互交融,互相依赖,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不可分割,这次疫情暴发期间的教育教学就凸显了网络教育的不可替代作用;超越阶段,是指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大规模标准化教育走向大规模个性化教育,实现人类教育形态的第三次大变革。当然这三个阶段并非线性发展,而是相互叠加,在第二阶段尚未成熟的时候,已经具有了第三阶段的某些萌芽。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过渡的时间节点上,疫情凸显了加快这种过渡的紧迫性和可能性。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不但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会凸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功能势必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网络化世界的新特征和新机遇,以变革的意识参与教育的变革,要从领导者、主导者、指导者转变为设计者、激励者、共生者,要把对知识传授成效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要对新兴科技产品运用自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初心。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主任)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