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也要在危机中育新机

慧聪教育网 2020-06-02 18:3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三喜

【慧聪教育网】两会期间,主席同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他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虽然是针对经济形势而言,但是对于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样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疫情期间,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系统延迟开学,启动“停课不停学”模式,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给包括学校、师生和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带来了“危机”,但借势开展在线教育,尽量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其实也在孕育新机、开辟新局。

如此大规模开展在线教育是对前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检验,从结果来看,虽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但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经受住了考验,值得肯定。与此同时,经过在线教育试验,从教育部门到各级学校,广大师生、家长,都对在线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而这对后疫情阶段推广和普及在线教育,借助教育信息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因材施教,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和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各地财政收入锐减,中央明确要压减开支,过紧日子。但即便如此,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强调要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投入结构。这既展现了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定力,也展现了对教育发展的浓浓关怀。而过紧日子的财政形势,也给优化投入结构提供了契机。越是过紧日子,越要求各地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顺序,把钱用在刀刃上,优化投入结构,把宝贵的资金用在保基本、守底线、抓关键、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的地方,用于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用于保障教师待遇和职业提升等方面。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既要顺势而为,更要主动作为,透过探寻危机背后的原因,抓住开辟新局的要害,从而化危为机。在我们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时尤须如此。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是教育难点问题,也是民生痛点,直接影响民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问题的产生源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也源于在加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规划前瞻性不足,导致供需紧张。

这些民生痛点,倒逼教育改革,既需要调整招生入学政策,也需要从教育资源配置层面入手,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不仅有学上,也都能上好学。更进一步来说,还在于紧跟城镇化发展步伐,将教育发展纳入城乡发展规划,提高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如此,才能提高化解教育问题的主动性,在城镇化进程中掌握主动。

于变局中开新局,还需要解放思维,积极拥抱新观念、新事物。以就业来说,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847万,创历年之最,叠加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尤其严峻。但也要看到,虽然在疫情冲击下,餐饮、交通、住宿等服务业一度大面积停运,但取而代之的线上零售、线上教育等,不仅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展现出无穷的活力。据统计,仅在美团一个平台,1月下旬以来,就新增超过100万骑手注册,成为稳就业“蓄水池”。早前一份报告显示,新兴消费浪潮的兴起,催生了整理收纳师、密室策划师、自习室社长、宠物摄影师等新职业,而“80后”和“90后”则成为新职业从业者的主力军。

新就业形态正在兴起,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实际上就能在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中孕育新的就业机会,并且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对于大学生来说,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拥抱新就业形态,并在新就业形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仅是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其实也是在日新月异的多元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的长远之策。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面对复杂的教育发展形势,科学分析形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困难、风险、挑战,坚定信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就一定能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开创新局,推动教育朝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