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防控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慧聪教育网 2020-06-19 08:5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随着部分学生返回阔别数月的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学校必须慎终如始,引导师生继续保持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关系到疫情防控成果保障,防止疫情反弹,也关系到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健康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常识,习得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养成积极健康心理状态。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前提下学校文明卫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中,针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健康生活方式、良好卫生习惯、均衡营养膳食、健康文明行为、维护环境卫生、科学就医用药等六方面做出了相关说明。这些说明不仅对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指导意义,也对学校未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健康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卫生习惯培养。这一阶段的儿童身体基础薄弱,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伤害和感染疾病。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有效保护儿童消除危害因素,减少发病率。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养成的卫生习惯,将会伴随其一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健康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养成。该阶段学生的健康发展所涉及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包括营养膳食、心理平衡、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讲究卫生等日常健康行为,识别、预防和避开危害健康的行为等。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健康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方面。受此次疫情影响,高中生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疫情期间对居家学习不太适应,心理健康与调适能力需要提高。该阶段学校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有关的心理问题,关注其情绪发泄、压力缓解、挫折教育、合理竞争、考试心理、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已经相对成熟,该阶段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学会关心父母及他人的健康,肩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健康意识,能够快速、精准、有效地学习公共卫生知识,对身边的家人、亲友进行有效指导。还有一些大学生、研究生积极有效参与到抗疫工作一线。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健康发展,应注重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调节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重塑新型社会交往能力。

在当前防疫工作的新阶段,学校作为维护学生安全和健康发展的主战场,肩负着提高学生公共卫生素养,保障学生健康、学业两不误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应该牢牢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将此次防疫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公共健康意识的契机,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相关健康知识,促进低年级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健康责任感,间接影响家长的健康行为习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国国民健康素养。

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成长,同时关系到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以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学校应该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把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认真落实推行教育部的《倡导》,搭建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平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