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健康校园生活 营造健康校园环境
【慧聪教育网】“用过的水彩笔和水笔芯是干垃圾还是有害垃圾?”“擦嘴的纸巾是可回收物吗?”……6月23日,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同学们在爱国卫生主题教育课“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十分热烈。这也是全国“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启动仪式上海站活动现场的生动一幕。
日前教育部作出部署,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6月23日,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西省四省市中小学同时举办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启动仪式,推动健康安全、环境优美的校园建设,培养孩子们的健康意识。
将防疫举措落实到校园日常卫生行为中
每当预备铃打响,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走廊里总会响起同学们的歌声:“体育课,热烘烘。脱口罩,不拥挤。静静心,喝口水。勤锻炼,身体棒。”据介绍,这是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编写的健康儿歌。“复学后防疫要求很多,编成儿歌就有趣了,同学们也都记得住了。”学校一位老师说道。
在各地启动仪式现场活动中,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相统一,是共通的主题。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以战疫故事为素材,以健康理念为先导,各地各校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开展了丰富有效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将防疫举措落实到日常卫生行为中。
据悉,在疫情防控期间,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持续开展“我是爱卫小卫士——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活动。除了每日引导学生完成常态防疫流程,如入校前先消毒和测温、交作业在无接触作业投放区提交、午餐时要对手和桌面消毒之外,还营造健康环境,张贴防疫宣传海报、设置一米线提示同学们保持距离、赠送每位同学一个“爱心防疫包”等。为提升师生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认识,学校还专门制作了宣传卡通形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改善校园卫生环境,强化食品安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浙江省启动仪式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通过视频为全体师生作指导。在广东省活动现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何剑峰为师生作了一场校园疫情防控健康讲座,广州市执信中学青年教师秦蓉也展示了一堂爱国卫生运动主题班会课。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警示我们,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深化校园环境综合整治,避免细菌病毒滋生,减少疾病传染途径,筑牢防控关键防线,必须常抓不懈,一以贯之。”在江西省启动仪式现场,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说。
把健康意识贯穿到校园育人环节各方面
防疫是一时之需,而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让他们受益终生。不少参与活动的嘉宾表示,在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要努力实现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将健康意识贯穿到校园育人环节各方面,让追求健康生活真正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理念和习惯。
午餐如何吃得安全、营养、健康?用餐有哪些礼仪?餐后垃圾如何处理?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充分挖掘午餐里的育人元素,积极推进“食育”工作。如今,“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已经成为上海校园的新时尚。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烨说,学校会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爱卫活动,例如去年上海开始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时,学校联系街道开设讲座,指导垃圾分类技能学习,组织学生们开展垃圾分类绘画、儿歌编创等活动,学生们还在志愿服务中将编成的手册送往街道、社区。今年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还编创了系列健康儿歌、抗疫作品并通过学校官微发布。
张烨认为,要推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必须加强师生爱卫意识,培养健康良好的习惯,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学校今后会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管理,做好卫生方面心理疏导,并继续探索将爱卫运动与防疫结合、与学生行为养成结合、与课程讲授结合。”
广州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林平介绍,广州市不断丰富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内涵,把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师生参与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自觉。同时,该市要求各区各校将校园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校园控烟等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动员广大师生、家长积极参与,推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爱国卫生运动与培育家国情怀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与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孩子们呵护一个健康的体魄、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健全的心灵。”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说。
“我们要从倡导健康生活、呵护心理健康、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宣传引导、创建健康学校等方面着手,全力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培养健康文化。”郭杰忠表示。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觉得讲卫生、养成健康习惯确实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井冈山市井冈山小学六年级学生余梓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