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边缘,开启中国“数”“智”新时代

慧聪教育网 2020-07-27 16:50 来源:慧聪教育网

智能边缘,开启中国“数”“智”新时代

作者:陈伟博士

英特尔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兼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慧聪网】2020年已悄然过半,在今年这场持久的“科技战疫”中,远程会议、在线教育、智慧医疗、无接触智能零售等新业态加速部署和发展。智能应用的井喷式爆发,激荡起智能创新的又一波浪潮,我们也得以从中洞悉产业前行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智能边缘正在快速崛起

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增长至270亿,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000亿台,全球数据总量预计2025年将达到163ZB。而未来超过70%的数据和应用将在边缘产生和处理,边缘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推动了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

所谓边缘,是指在靠近物与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而智能边缘则是边缘计算的发展趋势,它以人工智能和其他形式的交互式计算下沉到边缘位置为主要特征。

与传统云解决方案相比,智能边缘能有效实现数据智能化的本地分析,可有效减小数据传输带宽和计算系统的延迟,提供超大网络连接,缓解云计算中心压力,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

智能边缘开启“数”“智”新时代

在英特尔看来,物联网将沿着从互联到智能,从智能到自主的轨迹演进。“互联”解决了数据的收集,“智能”实现了基于规则的数据处理,“自主”则将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化管理。同时,未来的物联网系统一定是边云协同的系统,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成为支撑物联网发展的两大支柱。而智能边缘,加速了物联网的演进过程。

传统的物联网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的诉求不断提升,在感知层与网络层之间增加边缘层的趋势愈发明显。

智能边缘是实现物联网边缘层的关键技术转折点。它让物联网在边缘具备数据采集、分析计算、通信、以及最重要的智能功能,与云中心形成分布式的有机整体,实现负载的合理分配。

随着物理边缘设备的快速发展,作为物理世界反射的数字世界边缘也会随之崛起。在使用智能边缘之前,大量的物联网数据只适合本地处理,并不会传送到云端,这意味着这些数据的“保鲜期”很短,一旦出现延误,就会“变质”,数据价值会呈现断崖式跌落。而智能边缘的速算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赋予了数据“生命力”,让数据在边云协同中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与价值。此外,作为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智能边缘的崛起会提供巨大的潜在数据,而这些数据正是人工智能获得成功的必要因素,能更充分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此外,智能边缘与垂直行业的结合,也将加速人工智能的实际落地与应用创新。由此,我们认为,智能边缘的崛起将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而开启“数”“智”新时代。

智能边缘变革业务部署带来增长新机遇

如今,物联网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预计到2025年,智能边缘总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50亿美元以上。智能边缘、AI和5G在英特尔看来,是真正实现数据价值的关键技术转折点。他们加速突破和融合,成为智能世界的新型基础设施,驱动各行各业新一轮的智能创新。

智能边缘还是新基建和数据时代的功能倍增器。一方面,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地优化存量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扩大市场空间,创造增量市场。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业务部署也将带来变革性影响。它将企业的业务处理从云端集中式迁移到边缘,分布式的架构变革将大幅提升业务效率;智能边缘中的负载整合技术将实现资源配置从资源特享到资源共享的变革,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而智能边缘中的软件定义功能,实现了应用的部署从未雨绸缪到随需而动,可针对客户自适应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响应和敏捷的部署。

从十三五计划到新基建,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协调促进等方面,大力推动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如今,中国已在很多领域拥有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市场规模,对未来技术的走向和需求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创新实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创新中心之一。

蓄势而发英特尔助力智能边缘融合创新

面向未来广阔的市场机遇,英特尔在积极推动以数据为中心的自身转型的同时,凭借产品领导力、创新方案推动力、生态构建力“三力齐发”,英特尔将持续推动智能边缘、AI、5G关键技术转折点的融合创新,通过应用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客户释放数据价值。如今,英特尔已经为智能边缘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国产业数字化升级做好了充分准备。

英特尔矢志践行自己的宏旨: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以履责(Responsible)、包容(Inclusive)、可持续(SustAInable)、赋能(Enabling)的“RISE”战略为指引,奔向更为远大的2030目标。我们愿与更多中国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助新基建发展,共赢智能互联未来,共启中国“数”“智”新时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