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四重维度

慧聪教育网 2020-09-09 08: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88所、在校生2500多万人,高等教育体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性与迫切性。高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引,从目标、资源、实践、机制等维度着手,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初心使命。

明确教育目标

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以教育规律为根本遵循。找准学生群体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兼顾手脑并用、安全适度,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

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单元。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劳动新形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推进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职业经验和发展能力。

以师资队伍为重要支撑。坚持多措并举、专兼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通过设立劳模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方式,聘请行(企)业或相关单位专家担任劳动教育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全周期,分类分批分层科学设计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完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和育人水平。

聚合教育资源

创新协同合作模式

推进国际协同。深化国际协同合作关系,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推进共建共享。强化劳动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推进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经验输出,增进相互认同。

推进区际协同。优化校地协同关系,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劳动教育资源,共建劳动教育实习或实践基地(场所)。创新校际协同模式,推进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基地建设与共享、科研项目与平台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

推动课堂协同。开展劳动教育课堂深刻革命,推动专业课堂融入劳动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同一课堂的协同统一,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推进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开展,聚焦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广泛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或者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教育实践

拓宽多元推进路径

学生学习的常态化。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体系,完善劳动教育学分学时和劳动周(劳动月)设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统一。探索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与约束兼顾的劳动教育模式,创造条件推动学生常态化参与各类体力劳动、集体劳动,按学年度纳入综合素质测评。

学校主导的规范化。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按照要求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配足配齐劳动教育教师,确保人员、机构、经费、场所“四到位”。明确劳动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优化劳动教育质量标准,营造劳动教育质量文化,建立健全自纠自查的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统筹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社会参与的多样化。畅通社会参与渠道,组织学生参加行(企)业、工厂农场等开展的生产劳动、新型服务型劳动或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劳动实践,促使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推动高校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形成联合关系,共同搭建活动平台,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提供支撑。

完善教育机制

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强化安全保障。建立政府、高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风险分散机制,推动购买劳动教育保险的普遍化。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完善风险防控预案和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健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坚持“防”在“控”前,加强劳动教育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化操作劳动过程,推进安全保障工作永远在路上。

加强组织引导。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高校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二级单位形成“一单位一策”或“一专业一策”,打造劳动教育系列品牌。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高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

深化考核评价。把劳动教育纳入效能检查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二级单位开展或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并作为二级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依据。将劳动教育成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访学研修的考核内容,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评优、评先、毕业、升学、就业推荐等方面,注重评价学生劳动素养,并用足用好评价结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