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位”与“为”
【慧聪教育网】以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标志,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以育人方式改革统筹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时间节点,即“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改革目标,仍需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责任,统筹资源,协同发力,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指导、考试和招生、师资和条件保障等领域,积极深化改革,切实取得成效。
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系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部要加快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同时要强化对省级政府的督导评估。省级政府要强化“统筹”责任,在高考综合改革、考试命题、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和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为在省域范围内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创造条件。市、县级政府落实“举办”责任,要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不得炒作升学率和高考状元,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加大因学校实施选课走班而产生的师资、教室和其他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的市县分担责任,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的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和社团活动室建设等。
普通高中学校要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在德育方面,普通高中要着重突出思政课关键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积极拓宽综合实践渠道,科学认真地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推进选课走班方面,制定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此外,在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方面,学校不仅要强化制度建设,还要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在育人机制方面,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校可尝试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要在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加强校本教研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新课程培训基地学校建设,积极承担培训任务,加大对薄弱高中和农村学校对口帮扶力度。
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等关涉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加强在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考试招生、普职融通制度以及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等学校育人重要领域方面的研究。同时,“五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关系、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与集体主义教育的关系、学生的学业修习与生涯规划的关系,以及综合素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更有待教育科研机构不断深化研究,形成可靠的理论性认识,为助推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校要切实加强招生机制建设。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选修科目等级要求,以及高校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态,以及普通高中学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如果再考虑到普通高中学校的城乡和区域差异,以及不同学校和学生群体特点,那么,上述的影响作用会更为复杂。因此,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院校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普通高中学校的区域、城乡和学校差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突出教育公平价值,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选修科目等级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的作用。
各类社会机构要大力开发开放教育资源。事业单位与社会机构也是重要教育场所,要加强与普通高中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强化自身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建设,设计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党团队教育活动和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家庭要营造适宜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育本领,协助学校从心理、学习、生活、理想和生涯规划等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发现优势,培养兴趣,养成生涯规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