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高端智库”助推产业发展
【慧聪教育网】山东科技大学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围绕国家、区域和行业需求,一方面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通过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2019年完成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59项,技术交易额达6879万元。2020年将举办12场校企技术交易活动。据统计,近5年,该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00余项、省部级项目900余项,在煤矿安全开采、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测绘、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获国家科技奖4项。
激发优势领域的内生动力
山东科技大学“智慧矿山”研究团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煤矿开采上,成效显著。“智慧矿山”解决了采矿生产模拟与控制等众多国际难题,首次使“智慧矿山”在国内成为现实,科研成果已经在400多家矿山企业进行了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这项技术经二次开发,可在能源、交通、市政等领域广泛运用。
矿业研究是该校的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合作的企业涵盖国内各大煤矿企业。近年来,学校不断以创新转型激发优势领域的内生研究动力,并用研究成果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学校很多优势学科都和采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机械学科研究采矿高端装备,测绘学科测量采矿区域,地质学科考察煤矿结构等。如今,这些学科平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科研平台在巩固传统行业服务的基础上,分别拓宽了发展思路。
新技术成为发展的新路径
以新能源、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成为山科大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学校组建了能源学部、人工智能学部等,协调多学科联合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成立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已成为产学研项目“蝶变”的场所。
山科大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实验室研发微纳传感器,这枚米粒大小的芯片,可以用于医疗诊断,有望应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可以用于健康监测,实时检测人体疲劳程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现场作业工人的安全监测。
学校王吉岱教授研发的GZ系列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同样“高精尖”。据王吉岱介绍,此款机器人能够“替代脚”,解决抵达难题,进行全线路覆盖巡航;能够“替代眼”,解决诊断难题,自动快速甄别故障或故障隐患;能够“替代手”,解决修复难题,代替人从事高风险、高电压环境下的作业;能够“替代脑”,解决管理难题,进行整体线路的管理工作。
科技成果精准服务地方发展
山科大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致力于“深耕海洋,筑梦蔚蓝”,在海洋科研多个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海洋测绘、海洋土建、海洋材料等多学科交叉,多点开花。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让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学校近年新增海洋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近80%的学科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实现了紧密对接。
为使科技成果精准服务地方发展,该校连续举办“服务青岛行动计划”等产学研对接会,推介的科技成果涉及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橡胶化工、现代物流、高端装备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