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赋能疫情防控常态下教学改革

慧聪教育网 2020-10-16 09: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随着新学期开启,创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学校治理路径成为不少中小学的首要任务。疫情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也客观上加速了教育教学领域的融合创新,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线上载体与线下载体、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融合创新,既是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应急之举,更是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泛在化教育的应有之义。北京市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学科融合、家校聚合、理念化合的系统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新学期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主动和互动间推动学科融合

疫情期间,学生的两种状态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每天居家学习,极少外出活动,压抑感显现;二是每天机械地完成网络学习和作业,缺乏和同伴交流,容易自我封闭。传统教育模式中“教”与“学”的割裂,在疫情期间被放大了。

但在一份“疫情下的学习生活”调查中,枫丹实验小学学生填写最多的关键词是却是“充实”和“快乐”。这一反差结果,源于学校教学模式的变化。例如,变单一的学科作业为融合学科的团队作业,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做题时间,更积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跨学科思维。

近年来,学校探索创新出“双主体”教学融合模式,即教师作为学科融合设计和制度建立的主体,发挥导演角色;学生作为具体实施主体,主导自己探究式学习过程。两个主体的自由切换,反映出主动式学与研、互动式教与导的有机衔接,这也是学校探索四年的“学科融合”创新实验的成果。这里的融合,不单指数学与语文、体育与美术等学科上的融合,还包括教与学、学与用的深入融合。

学校搭建融合平台,鼓励学生组团式、项目化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减负不减学,投入且充实。课题也从天文地理到城市治理,从国家工程到生活常识,通过不同的项目课题,链接历史时代和未来,把脉城市规划与建设。

这种融合并没有偏离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家长表面上是辅助者的角色,其实也是互动者。在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都会设计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现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性。

有边和无界间强化家校聚合

暑期前一周,学校各班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这份作业不是习题册,而是需要学生自己组建课题组,并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方向自选、团队自组、数量自定,学校负责质量考核,学生负责合作探究,家长负责协同参与。这种探究式的暑假作业没有具体边界,但在枫丹小学已施行多年。

虽然数量不受限制,但质量却成为了硬杠杆。学生要完成比暑假作业更多的资料收集、会议讨论、自我创意和逻辑推理任务。这样的学科融合作业,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学生不仅每天忙着科学分论坛的研究,还要和同学进行连线讨论。教师也很忙碌,每周都会在项目群里和学生进行互动,跟进每个项目。

此外,学校坚持创建无边界学校,着力加强家校共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协作越发深入。学校树立主体地位的同时,需要树立成长无边界、资源无边界和平台无边界意识,打通校内校外学生成长的方法、途径和资源,实现共育。在共育中,让学生学会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质疑、主动创造的思维。

同时,为了杜绝家长“包办”,学校发出了“协助不替代,爱有边界”等倡议,让更多家长从中受益,也让众多学生从家长代劳中得到释放,成为学科融合学习的真正主导者。

据统计,这个假期,学校1000名师生共建立了200个项目群,进行了有教师参与的1000次以上的视频会议,学生之间讨论更是在3000次以上。每个群里,谈论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事,每一个问题背后,都包含着学校、个人和家庭的一次次深度交融。

传承和创新间推动理念化合

疫情期间开展的网络教学,不仅是教学载体的迁移,网络教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也在深刻改变着学校教育形态。在这种巨变下,学校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摒弃什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枫丹小学,每个班级都以名人名字命名,有孔子班、钱学森班、叶圣陶班、毕昇班等。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古今大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在网络海量信息的冲击下,这种坚守尤为重要。

“融合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新旧、中外、大小等不同理念的化合聚变,进而提炼出适合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基本要素。

例如,传统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但在当今,即便是小学生也已经是互联网的资深用户,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空间和渠道,学生在某些方面懂的比教师还多。作为教师,其主导性角色应该适当改变。对此,学校提出“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教育模式。教师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这个过程不仅看重知识学习,同样看重学习过程、学习体验以及在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软实力。

在这种理念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没有被摒弃,而是会被转型化合成新要求。未来的好老师、好学校要学会当好“导演”和“演员”,具备设计情境的能力。

当前,融合思维已然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鲜明特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学校深入探索和布局适应未来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方向。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