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区:区域联动教研,新技术应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慧聪教育网】“同学们,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在宁波市四眼碶中学初二(六)班最近的一节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科学课上,只见科学老师沙琦波将两个力传感器在勾住吊钩后对拉,随着用力的进一步增大,讲台上方的投影屏幕上同步呈现出这两个传感器间相互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两条曲线关于时间轴的对称性让同学们对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印象深刻,直呼这样的上课形式“太形象,太直观了!”
实验测量更精准
“今天课上沙老师利用力传感器直观地将实验结果展现给我们看,使我们一目了然,加上详细地分析,让我们能更加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宁波市四眼碶中学初二(六)班学生朱淑虹说,使用新技术上课,增强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丰富了课堂。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概念多且抽象。科学课堂,如果在一些定性认知模糊的实验中适时加入“数字化传感器”的应用,就能让实验效果更加精确、明了。
“以往,在采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的传统实验中,需要读取并记录每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数据,并通过后续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然而,抽象数据的分析对初中生来说,往往有着一定的难度。”沙琦波老师介绍,而引入力传感器后,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并以形象的图象形式加以呈现,使同学们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隐藏在原始数据中的“奥秘”,高效化解了抽象数据分析这一学习难点。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作为最早一批引入传感器设备的先行者,受益颇多。在了解物质的酸碱性时,一般课堂上会使用PH试纸。这种传统方法有两个明显短板:一是试纸变化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时对于颜色的判断没有一个标准;二是测得的PH数据粗略,不够精细,只能对酸碱度做到初步的定性认识。而引入PH传感器之后,仪器能直接测得溶液的酸碱度,不需要观察颜色变化,并且测得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眼碶中学科学老师顾美丽说:“这样新颖的仪器,也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课堂练习更智能
在沙老师的这堂科学课上,体现高科技元素的不仅有传感器,还有纸笔互动系统。在画“力的图示”中,只需在纸张下面垫上一块智能手写板,学生在纸上所画的“力的图示”就会通过这个设备被实时传送到老师的电脑上。
新技术的使用让老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步了解到所有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
“科学的本质是要观察,要实验,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把信息技术为我们所用,为学生所用。”正高级教师沙琦波介绍,十余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课堂,并推动了区域联动教研,将新技术应用的成果辐射到更多的学校和师生。
沙琦波带领的名师工作室,有13个来自宁波鄞州区不同学校的初中科学老师。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多所中小学都尝试在科学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比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利用数字化实验室开设创意科学STEAM课程,宁波七中使用CDT-3030一体机教学等设备,蓝青中学借助数字传感器开展项目化学习净水器的制作......工作室取得的一些应用成果已在浙江省内杭州、台州、嘉兴等地推广,也向省外海南、新疆等地推广。
按需取用更有效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类教育技术层出不穷。沙琦波认为,如果全部利用,反而课程会被工具所绑架。但如果按需取用,则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教学研究的“快车道”。
为此,沙琦波老师带领的工作室,通过调查明确不同课型适用的新技术,再融入到具体教学中。比如,新授课应重过程,可用电子目镜、虚拟平台、交互技术、flash等技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复习课应重连通,这时可使用在线微课、专题微课、微课板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实验课应重发现,电子目镜、视频录制、传感器、同屏技术可以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享受这些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应该融合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在技术融合课堂中,从‘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从‘评教’转向‘评学’,关注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浙江省初中科学教研员王耀村说,近年来,宁波鄞州多所学校通过工作室引领,将技术手段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享受这些新技术带给学生的便捷和高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