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慧聪教育网 2020-11-05 08:4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慧聪教育网】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决定面向全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施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这是继2013年到2017年首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全员性的教师能力提升行动。这一工程的任务是解决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组织实施好这一工程,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需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和加强工作保障方面重点着力。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基础工程。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教育发展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决定着教育现代化能否实现。这为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加快信息时代教育变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9.04亿,其中,学生占比为26.9%,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网民占比分别为41.1%、22.2%和19.5%。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广大教师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等重大转变,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广泛应用。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必备能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信息化教学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广大教师被迫由传统教学转入在线教学。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必备的能力和素养,突显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等项目,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城乡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间、校际间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主动创新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进行学情分析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明显不足;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能力有待提升;网络环境、虚拟世界下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精神成长、心理健康等引领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一定要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切实组织好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

▼突出工作重点,确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工程实施取得实效,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的工作重点。

(一)立足未来教育发展,把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做长远。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分析本区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县情校情和教师的整体情况,做好工程实施规划。省教育厅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主要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安排。各市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按照全省的整体规划,制定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规划制定要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既考虑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又要着眼未来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规划要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发展,也要考虑校际之间的差距,着眼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结合学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合理确定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教师研修内容。协调好培训研修、校本考核、评估督导、氛围营造等环节,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提高工程实施的综合效益。规划制定还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综合考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软硬件环境、发展梯度、教师年龄、学科特点等因素,尊重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律,梯次确定研修主题和任务。通过规划的制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本级教师提升工程实施的目标和任务,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足教师专业成长,把能力提升工程团队做强大。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的规划,市县两级要组建三个团队,即专家指导团队、教师培训团队、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发挥好这些团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电教、教研、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力量,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建强培训者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家指导团队和培训团队。要以县区为重点开展培训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各中小学校校长要肩负起学校首席信息官的责任,组建由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跟踪指导,支持管理团队落实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有效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

(三)立足教育资源建设,把能力提升工程成果做丰富。省教育厅通过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管理平台加大资源的收集、筛选、推广的力度,将教师优秀研修和教学成果、各地典型案例进行评选,向全省开放并择优向教育部推送。各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指导县区和学校对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形成案例,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和教师的研修提供可以借鉴的内容。要把能力提升工程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契机,加强对过程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立足促进教育公平,把能力提升工程作用发挥好。主席来陕考察时强调指出,陕西教育资源丰富,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到2019年底,陕西省107个县区已经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56个贫困县也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下一步陕西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能力提升工程要立足教育脱贫攻坚,根据省内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实际需求,多层次、多学科、多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改革,加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精准帮扶工作。各市县教育部门要组织城乡之间校际合作,发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及示范校等的引领作用,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双师工作坊”等方式,利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开展教学。要鼓励城乡学校教师组成协同教研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加强集体备课、研课、交流,远程授课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长期陪伴式培训,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力贫困、边远地区教学点及乡村学校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席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样的道理,教育现代化关键看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所以,能力提升工程一定要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成长,把各项政策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助力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立足教育教学创新,把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做扎实。能力提升工程要求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通过示范带动各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教育部研制了《中小学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围绕三种环境四个维度30个能力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每名教师要完成不少于两个能力点的认证。培训和认证都不是最终目的,目标是通过工程实施,切实让教育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能够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如何对教育发生“革命性影响”,从而主动实践、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律,梯次确定研修内容和任务。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到2022年,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力争实现30%~50%的教师通过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学应用能力点认证全通过。要做好教师全员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认证工作,校本应用考核工作是检验各承训机构培训质量和教师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原则上以校(或中心校)为单位组织实施,省市县重点对教师完成能力点学习后提交的成果进行抽查复核认证,颁发能力点认证结果证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点认证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评优、学校评先等活动相结合的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切实加强领导,为能力提升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提升工程是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专业单位通力合作。省教育厅负责全省能力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制订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制定能力提升工程的支持政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负起责任,指导县级教师发展相关部门,通过资源平台服务、管理平台应用等,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县区教育部门是能力提升工程的责任主体,要综合统筹部门协调、经费保障、业务支持等,统筹好电教、教研、培训和学校的专业力量,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要加大经费保障。省教育厅通过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设立专项经费等形式,保障56个贫困县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非贫困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好其余县区的工程实施。中职学校要利用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保障工程的实施。各级教育部门在经费使用中一定要按照本级财政政策,做好工程招标等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要加强过程管理。各级工程实施执行办公室要派人全程跟进工程的实施,定期形成工作报告报省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能力提升工程管理平台的作用,结合调查问卷、学校考察等形式对各级工程实施的推进、承训机构的课程设计和线上资源、教师参训情况以及培训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形成年度报告。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省教科院要联合市级业务部门组成评估督导小组,深入到学校,对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进行阶段性的调研和督导,指导县区和学校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能力提升工程2.0是一项普惠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级要对工程实施的意义、内容以及具体的措施、成果等方面,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社会普遍了解和知晓工程的实施。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普及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提升家长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工程实施效益和影响力。

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是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的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和宣传。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的指导,再应用于实践,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素养和能力,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陕西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