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多方参与做大普惠园“蛋糕”
【慧聪教育网】前不久,厦门市教育局盘点2020年工作,统计显示,全市普惠园覆盖率从2017年的87.7%上升至2020年的95%。
但在2011年,厦门市3.8万名入园幼儿中,有2.1万名在民办园就读,大部分孩子无法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当时,民办园“涨声一片”,群众负担加重。由于历史欠账多,2011年,适龄儿童毛入园率比2005年下降了9.6%。
面对倒退和群众的期盼,厦门市政府统筹教育、财政、规划等部门,强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动员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并通过分级补助、结对培训等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十年磨一剑,为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政府牵头统筹,国企办园担起普惠责任
记者了解到,厦门市通过近十年的持续发力,换来学前教育的高普惠率,这除了得益于政府持续加大投入,还得益于教育部门出台政策,引导多方参与举办公办园、集体办幼儿园、民办园。当把各方办普惠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参与的人多了,普惠率也就高了。
在多方参与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始终把加强公办园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厦门市在加大公办园建设方面,始终保持着强劲势头。
近日,厦门市立项建设集美区灌南第三幼儿园。该项目将要建成一个12班的幼儿园,投资3000多万元。
灌南第三幼儿园是厦门市近年来批准开工建设的公办园之一。在2020年12月,厦门市陆续批准了4所幼儿园建设项目。
加大力度建设公办园,在厦门市已是常态化工作。“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已开工建设100多个幼儿园项目,新增4万多个学位。而在最近编制的厦门市“教育设施2019—2023年规划”中,又提出将在岛内、岛外分别预留42块和164块建设用地,预计可增加8.4万个幼儿园学位。
除了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厦门市还加强了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全市对需要治理的63所小区配套园,通过移交、回购、普惠覆盖等多种方式进行规范管理,在完成治理任务的基础上,新提供普惠学位1.3万多个。
厦门市禾盛幼儿园位于湖里区的水晶森林小区内,以前由私企经营,每月收取保教费2600元。2020年8月由政府回购后办成公办园,每月保教费变成了420元。
“有来自公办园的骨干力量来管理这所园,并对教师进行全员深度培训,我们的保教质量提高了,收费下降了,周边居民都抢着把小孩送来。”禾盛幼儿园园长汪怡红说。
为进一步扩充普惠资源,厦门市的国有企业也担起责任。2017年以来,厦门市陆续成立国有教育集团或公司。三年多的时间里,全市已建成国企办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近万名。
“我家孩子在敬贤幼儿园上小班,条件不错,保教费每月也才840元。”家住集美区集源路的张先生来自福建省莆田市,因为孩子户口不在厦门市,前两年一直在操心孩子上幼儿园的事,现在,集美区教育公司开办的敬贤幼儿园,为他解决了难题。
敬贤幼儿园按政府补贴的普惠价格收费,不久前还被评为“区级示范幼儿园”。对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为什么国企办幼儿园要实施集团化办学,厦门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叶本刚介绍,集团化办学,教职工可以全部实行公开招聘,避开了公办园“人员编制数”“机构编制数”限制等难题,而且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的薪酬机制,也能激发办园活力。同时,厦门市还出台鼓励政策,国企办园每新开办一个班给予10万元的补助,近年来共补助2380多万元。
分级补助“帮一把”,让民办园“造血”
在2011年时,厦门市学前教育一方面要面对“历史欠账”,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不断激增的外来人口数量。在双重压力下,时任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提出,既要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办园,只有这样,“补短板”的路才能走得更快。
2011年,厦门市的民办园优质幼儿园比例低,办园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对此,厦门市在出新政时,一方面明确政府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分担部分保教费,同时还要让政策有激励作用,在为群众“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民办园不断提高办园水平“输血”,并促使其自身“造血”。
“疫情期间,政府补助了100多万元,如果没有这些钱,我们交房租都很困难。”厦门市湖里区蒲公英幼儿园负责人何月珍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办园情况。该园现在是区级示范园,也是一级园,每个月每名幼儿政府给予600元补贴,家长交756元保教费。
蒲公英幼儿园大班幼儿家长李先生说,自己在一家物业公司任部门经理,爱人是会计,蒲公英幼儿园收费不高,而且是区级示范园,条件不错,教育局监督也多,所以很放心。
蒲公英幼儿园是厦门市参与分级收费及限价管理的民办园之一。从2011年起,厦门市就开始对民办园进行分级补助。2018年,厦门市再次提高补助标准,对于签订普惠协议的民办园,按照幼儿园等级给予每生每月200—600元的补助,帮助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
目前,厦门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补助资金标准为:各级示范园和一级园每个幼儿每月补助600元,二级园为400元,三级园为300元,基本合格园为200元。同时,一级、二级、三级和合格级四个等级,每月分别按不高于990元、720元、540元、400元的标准收取保教费。
记者从厦门市教育局了解到,2018年、2019年、2020年厦门市财政投入补助资金分别为2.57亿元、4.68亿元、5.74亿元,年增长幅度高达49%。
厦门市在制定分级补助政策时,充分考虑了政策的激励功能。幼儿园每提升一个等级,除了能拿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外,收费也能相应提高。这就意味着办园者若想拿到“大蛋糕”,就要不断提质量。
民办园和公办园结对培训,共同教研促进步
“老师和思明区公办园老师一起培训,还可以一起评职称。”厦门华侨托儿所负责人林淑端说,她所在的托儿所虽然归厦门市国贸教育集团管理,但每次思明区教育局有集体培训,他们都会和公办园一起参加。同时,她所在的托儿所还和思明区公办园日光幼儿园结对,由日光幼儿园负责指导教研工作。
厦门市国贸教育集团工作人员孙洋洋介绍,国贸集团所属的幼儿园,虽然归集团统一管理,但在业务管理上,区教育局都要对其负责。
厦门市教育局要求,要保障和促进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已纳入各项培训常规,按规定安排继续教育经费,做到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系列、同机会、同要求。
“这学期我参加了三次培训,有一次公办园名师公开课,把柜子改造成模拟攀岩设备的做法,让我们大开眼界。”集美区新日幼儿园教师江淑倩说,参加工作以来,中心公办园的培训,让她从一个懵懂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与新日幼儿园结对的公办园是集美区宁宝幼儿园,现在该园承担着与周边11所民办园的结对培训任务。眼下,厦门城区基本上所有公办园都承担着对民办园的培训任务,公办园已经成为民办园的进修基地。此外,公办园还承担了协助区教育局对民办园进行管理的职责。因为有一系列补助与奖励措施,中心园还有评价的权利,再加上为民办园提供了实用的培训,片区内的幼儿园都愿意和中心园“抱团儿”。
公办园教师要承担自己的工作,还要帮助民办园,如何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对此,各区都把片区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公办园教师业绩考核内容,公办园教师要晋升职称,必须完成片区工作。同时,各区还对在片区管理工作中积极跨校指导的骨干教师进行奖励。有了这些激励与考核机制,公办园教师参与片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