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新时代国际政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慧聪教育网 2021-01-26 08: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国际政治主要研究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国际政治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本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接受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当前国际开放合作与风险竞争并存的大形势下,通过高校培养一批理论素质过硬、实践能力过强的国际政治专业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以下简称“政法学院”)是新中国较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的院系之一。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和队伍建设,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为基础教育和社会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会、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尊互动、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并重、国情意识与国际视野结合的发展氛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办学层次相对完整,横跨若干个学科门类与专业的综合性学院。办院以来,学院秉持“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多措并举,通过制度创新、路径创新,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发展培养思想政治理念正确、爱党爱国、专业素质和技能过硬的优秀国际政治科学领域人才。

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稳固发展根基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任何专业要长远发展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基础。高校国际政治专业,既为国家培养研究国际问题的专业人才,又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通才,不仅要考虑当前需要,还要考虑长远需求。近年来,政法学院积极构建科学的国际政治学科课程体系,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政治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一方面,优化国际政治课程体系。政法学院围绕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即围绕国际政治学具有现实性、跨学科性与思想性的学科特征设置课程,经过课程的合并、重组及整合,建构了由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跨学科专业选修课构成的比较先进、合理、科学的国际政治专业课程体系。例如,为培养学生涉外公共事务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设置公共外交、国际关系模拟实践、外事交际英语、涉外礼仪、外事法律法规等课程。学院为加强学生对区域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设置东北亚概况、中国与东盟关系、美国对外政策、欧洲一体化研究、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等课程内容。同时,设置跨学科专业选修课并努力开设专题研讨环节,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为指引,在国际政治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立场、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政法学院在国际政治学教学中切实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融入到对国际问题的分析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强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同。

同时,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和我国的对外战略、外交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正确的外交观。例如,向学生讲解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关于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思想的论述、世界多极化和三个世界的理论、关于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理论、世界多极化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等;并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对外战略调整背后的国际环境变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国家认同意识。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守正出新

近几年,政法学院在国际政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吸取同行和自身所积累的经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努力尝试着一些形式开放、灵活的探索和改革,并在实践当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并服务于国际政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一方面,教师队伍守正出新、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展分组准备专题教学模式,即将某一课程分成若干个专题,根据班级人数和专题情况,科学安排教学流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个专题,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专题的相关内容。教师对整个进程及质量进行监控,事先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提出比较明确的工作计划、方案、步骤和要求,发现问题适时调整,及时解决,以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模式,即将国际恐怖主义、能源问题、全球气候问题、人权问题等一系列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国际政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程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政法学院积极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结合,例如,建设国际政治综合实训室,组织相关社团开展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活动,或者将一些国际谈判、国际会议、国际礼仪等课程,在模拟真实情境下进行实训,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国际政治学科要求培养出具有开阔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政法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外交、教育机构及其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短期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在外事、国际交流、科研院所等部门观摩见习,了解国际政治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自身接触并在教师指导下提高专业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在确保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政法学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形成了教学例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员制度、期中检查制度、院领导听课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此保证教学效果,为国际政治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释放强大育人力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才的培养还需依托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学院多年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作为办好学院的第一要务。一方面,不断完善和深化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学院分层次、有重点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注重丰富教师的学缘结构和学历结构,致力于培养学术造诣精深的教学名师和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学团队,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能够支撑国际政治特色专业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高的强大师资队伍。例如,学院积极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以及国内其他著名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或教师来学院任教。与此同时,政法学院坚持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适当引入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学者来学院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定期邀请各国驻华大使馆外交人员来学院进行讲学与交流学习,特别是经常聘请一些从事过外交工作的退休外交人员参与教学,以亲身经历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政法学院不断增加对国际政治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的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国际政治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培训、观摩的机会。例如,定期组织本系教师去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交流学习,了解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定期组织教师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或学术交流,掌握更新的国际时事研究动态。鼓励教师在学习交流取得经验之后,对其进行系统化与本土化的归纳,逐步应用于本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最后,建立健全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近年来,政法学院积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片面的评价标准,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能力、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合作互助参与度、对学生的关注度等作为新的重要评判标准,并将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教学等纳入考评体系,促使国际政治专业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育人质量。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在国际政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为了激发国际政治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育人树人工作中来,实现明显教育成效,政法学院从基础教学实施、科学理论研究等多个维度建立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对教师的考核结果,对教师实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奖励激励等,更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使专业教师队伍在教学育人中达到整体优化。

国际政治是以权力、利益与安全为研究核心,在解释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彼此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机理的同时,探究国际社会演变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国际政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且成熟的社会科学。如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精通理论、熟稔政策、具有国际眼光与专业水准的国际政治专业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国内高校国际政治专业面临的时代要求。建构国际政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尊重国际政治学自身学科属性、突出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当然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探索,这也需要学界几代人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努力去完成。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