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科”如何培养拔尖学生

慧聪教育网 2021-04-07 09: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近日,在兰州大学观云楼的一间教室里,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进行。这是该校2019级人文萃英班“经典研读”课程的考试现场。与以往不同,这场考试不需要纸和笔,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抽取的经典文本原文进行句读和阐释。

2019年,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探索实施新时代文史哲贯通的“大文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经典研读”正是培养方案中教学时数最多的跨学科课程,囊括《论语》《老子》《庄子》《史记》等经典古籍。对体验“跨学科”的学生来说,如何适应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教学方式,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新课程的意外之喜

2009年,兰州大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实施好该计划,2010年8月,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可在每年的大一暑假通过选拔进入该学院,“重新开始”与此前迥然不同的课程学习。

面对新环境和“跨学科”课程,“经典研读”无疑让“新人”有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第一节课,哲学社会学院的陈声柏、历史文化学院的吴炯炯和文学院的王莹3名教师同时出现在教室。他们各用一节课时间介绍了这学期我们要研读的《论语》和《孟子》,让我领略到了文学、历史和哲学学科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19级人文萃英班学生温鑫此前就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她对进入萃英学院的第一课记忆犹新。

这种全新的尝试是“跨学科”学生学习的直接体现。接下来,学生们成立学习小组,“抢”每次的主题和评议话题,每周二下午,3名教师都会一同出现在教室,或讲解原文,或答疑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学科背景、学识积累、思考倾向都会为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火花,思维在争论与辩驳中升华了。”陈声柏说。

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式和教育思想在同一堂课闪耀着各自的光辉,又巧妙地通过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王华宇清楚地意识到,准备主题、上台发言、接受批评、吸收教训,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过程,让她在人文学科的思辨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

渐渐地,学生们意识到学科之间打破壁垒需要观念先行。在经过“经典研读”课的“撕裂”后,有学生发现,研究中国哲学义理需要文献学功底来作为“梯子”;有学生将西方文论中的结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字句阐释中;有学生在确定了史学方向后,继续尝试着撰写文学和哲学方向的论文……

重基础也重创新

如何把握好一节课的发言?刚开始,小组的每个人只负责一段话的阐释。尽管站在讲台上,手持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滔滔不绝地讲了一节课,但到最后,教师们常会略显遗憾地说:“没有讲出最想要你们讲的要点。”

原来,学生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偏离原来的方向。对于经典的阐释,不能走“旁门左道”,那么,在较短的时间内该如何准备呢?“比如说《论语》,我们先通过《论语集释》统计历代对于这些句子的著述,然后看《论语正义》,接着可以看《朱子语类》或《十三经注疏》。”2019级人文萃英班学生宋雅旎告诉记者,面对浩如烟海的解释,沉溺于其中之一可能就要花一天时间。她有意识地将它们做成“一条线”,找出各种阐释之间的联系。“就是要‘说自己的话’。但是,一旦遇到比较‘热门’的段落,光是将别人的解释讲述一遍就可能不止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发挥的空间又在哪里呢?”

实际上,这样的困惑并不会随着课程的学习就减少。主讲《史记》的薛小林原本的计划是每节课由3名学生解读一个文本,但在第二次课上,他就察觉到了问题,“发言的学生容易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打转,用同一个视角解决许多问题,其他学生难以跟上发言学生的思路”。

于是,薛小林改变了计划,决定让每名学生准备2—3个问题,敦促学生都进入文本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观点注入文本当中。“我们要求每名学生主持一项科研创新项目。当他们找好选题、负责一个项目时,就必须要针对某一领域阅读大量书籍,这既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在薛小林看来,“大文科”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追求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对文科教育的新要求。

找到学习的价值

在“经典研读”中,学生们也会产生很多困惑。尤其是对要上台讲述的学生而言,他们会提前记下各种问题,然后“拣”比较重要的在课堂上提出,等待其他学生和老师“解惑”。

让宋雅旎一直难以释怀的是,“第一次发言时,我得到的回答是‘你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无独有偶,第一次评述的时候,她也被老师提醒:“你的问题已经提偏了。”实际上,每一次提问后,学生们都害怕听到:你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你这个问题十几年前就讨论过了;这个问题跟上节课的问题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怀疑与失落在所难免,但我们至少学会了一件事情——敢于提问。更重要的是,问题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或者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宋雅旎坦言,面对争论,大家认识到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立论所基于的视角。而这种视角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家进行全方面的文本细读。

在“经典研读”的研讨中,王莹更加注重文本的比兴等手法和孔子劝谏的辩论方法。在她看来,在一次次讨论交流和一遍遍自我质疑与提升后,学生会逐渐走出思维模式的窠臼,真正领悟何为“跨学科”、如何“跨学科”,在隐性的能力中找到学习的价值,这是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的收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