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慧聪教育网 2021-04-27 17:57 来源:希沃资讯

【慧聪教育网】近日,2021年全国高教处长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做了《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主题报告,为如何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报告指出:高等教育高质量的根本与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教材和技术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建”。其中:技术,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校与科技企业该如何发挥技术的作用,筑牢高校教育教学“新基建”?一起看看报告给出的几点方向。

打造“护城河”:环境建设

吴岩司长在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虚拟实验室、教学平台、智慧教室、数字校园、在线课程。如何理解信息化、智能化?

对于信息化教学环境,2021年初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下称《规范》),作出详细描述:高等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分析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需求,设计或改造信息技术支持的物理学习空间,也应加强建设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空间。

而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还可根据教学需要,提供多种工具和功能支持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在环境升级方面,行业不少校企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如深耕教育行业十余年的希沃,在高教领域已搭建了扎实的产品体系。从交互智能平板、长焦激光投影仪,到高教智能讲台,再到助力互动研讨的软件希沃品课,希沃系列产品不仅成为火爆抖音的“大学黑科技”,还有力支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变革。

在2020年,湖南农业大学的汤老师便借助希沃品课,展开智慧型研讨课的试验:“我们期望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研讨、碰撞探究、生生互动,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点击了解详情>>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环境升级带来的影响,还有学习模式的变化。更有针对大教室、小班级、休闲区等不同学习场景,希沃“量身打造”了多套方案:高校数字教室、小组研讨教室、阶梯教室、实训教室、共享学习空间,让学习行为突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发生。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软硬兼备的产品方案搭建起的环境,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护城河”,带来的必然是一场效率和质量的革命。

扩大教学影响力:资源应用

有了环境建设这个“护城河”,如何发挥现有教学的优势,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进一步在报告提出:抓资源应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的格局,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创新。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关于资源应用的重要意义,《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也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核心要素,是指服务于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教学内容资源。《规范》还指出,高等学校应根据需要,建设校级教学资源管理及应用平台。

这便要求高校发挥科技的智慧,搭建起拥有数字汇总能力的一站式的平台,才能满足全校甚至全区域的需求。希沃为高校用户提供的,是一站式智慧教学平台,包含教师空间、督导巡课、直播中心、数据看板。不仅从教学层面帮助高校储存金课,更从管理层面出发,开通督导巡课与打通校园数据,让管理者对校园情况了然于胸。

夯实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基建”,技术如何发挥作用?

在资源应用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打破数据孤岛效应,方可最大化发挥教学资源影响力。

重视教育中坚力量:能力建设

发挥技术的力量,需要“环境”、“资源”,更需要“人”。主席在2021全国两会中提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无疑是推动技术在高校应用的关键角色。

抓能力建设,是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报告中提出的要点。而这不仅需要各高校的努力,也需要校企思考合作新模式,如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面向高校老师,希沃定期提供入校培训服务,夯实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基础,更为高校老师搭建起了线上交流平台,帮助老师将录制的优质示范课在校际之间分享,以一带百,发挥名师效应。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5G的发展、技术,希沃或成为高等教育提质创新的“内生变量”。关于如何发挥技术优势,《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主题报告指明了方向。而如何进一步探索、落地实践,还需发挥校企共同的智慧,来书写各具特色的精彩答卷。

5月21日-5月23日。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独家冠名单位希沃,将构建全连接的智能教学空间,以高校领域全新产品方案,为您揭晓属于希沃的回答。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