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教科研之根深扎在校园里
【慧聪教育网】 2021年5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合并朝阳区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并正式揭牌。朝阳区教科研始终坚持把基层教科研之根深深扎进校园,坚持通过服务每所学校提升区域教育整体质量,坚持通过发展每位教师实现课改教改目标,“扎根校园”的朝阳教科研走上了新时代的新起点。
朝阳区是北京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是北京市的经济强区,是北京市的国际、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区,但基础教育曾是区域发展的短板,近几年朝阳教育跨入北京市基础教育先进区行列。朝阳区教科研为此做出了哪些专业支撑、专业服务?近10年来,朝阳教科研通过创新开放形成合力、激发活力,深入每所学校、支持每门学科、研判每个学情、指导每位教师,充分发挥教科研员的领头雁作用,为朝阳教育快速发展不断跃升提供了强劲动力。
让服务活起来,教科研工作入校全覆盖
抓教科研机制创新,运用“两机制一原则”实现部门重组、关系重构,激发朝阳区教科研活力。
创新内外教研机制。对内,组建大学部制。打破传统教研单点、单维度的部门组织架构,组建跨传统教研室的“大学科研究部”,实行学段衔接、学科融通,建立区域、学区、学校三级联动体系,内部重组部门、外部重构教研机构与学校的关系,将传统“个人权威式”研究转变为“合作共同体”研究,推动跨部门集体攻关,实现教科研工作全覆盖、不遗漏。对外,创立“学区跟进式”教科研。针对区域内学校数量多、分布广、业务指导需求量大的特点,将教科研重心下移到15个学区,每位教科研员联系两所基地校,“点对点”帮助学校,并实行“大小教研”相结合,建立人人参与的教科研机制。部门重组、关系重构带来了“人的融合”,也从根本上促进了“事的融合”——学科融合、主题融合、活动融合、基地融合、项目融合。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做到“真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帮学校解决真问题”。秉承从学校实践问题中产生课题并最终服务学校育人实践的思路,形成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共同促进、教科研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行动的同心圆。在原有的集体视导、学科组视导、教科研员个人视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视导、科室联合视导、市区联合视导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了教科研指导的覆盖面和服务教师的频率。“联片教研”活动模式、“立体化网络教研服务平台”等让教科研工作与学校、课堂、教师紧密融合,形成了以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目标的全优质全覆盖区域教研机制、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区域学科建设机制、以优秀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为载体的区域教科研发展机制,并不断取得优秀成果。
机制创新带来了工作作风的改变,在工作时间里,教科研员们大多在自己的“流动办公室”——全区每所学校里,和教师们在一起做教科研。有的教科研员甚至主动要求到基层学校去蹲点、挂职,一待就是数月。关系重构促进了教科研部门与学区、学校、教师的协同创新,在上一轮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朝阳区共有20项成果获奖,位于全市前列。
今天,朝阳教科研扎根校园形成了制度化、持续化的常态模式。全区教科研工作实现了校校覆盖、科科覆盖、教师人人参与。正是在扎根校园的过程中,朝阳教科研实现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直接推动了朝阳区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校长秦洪明深有感触地说:“教科研中心真正做到了服务学校的课堂教学、服务学校的教育研究、服务学校的优质发展。”
让育人实起来,全力抓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抓新型教学关系构建,贯彻“一核两层四环节”总体思路,推进课堂改进、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学科育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切实帮助教师从育人理念的建立转变为育人实践的行动,构建起“素养表征—标准导向—反思改进—监测评价”四环节循环优化系统。清晰素养表征,深入学习普通高中、义务教育新课标,经历从突出学生主体参与(2012)到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2017)的演化,形成基于学生发展的“一体六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坚持标准导向,运用“智慧教科研平台”,开展基于评价标准的全学段常规教学视导,引导教师依据标准深度反思,实施以学为主的课堂,促进教师内生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监测大数据基础上,形成基于实证的课堂教学评价意见,指导学校教研组诊断学科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校本教科研,指导教师在价值上坚持立德树人,在实施中以学为主,在结果上达成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以评价改革推进,支撑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科内容、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等多维度,建立覆盖全区的数据诊断系统,利用大数据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强化学业质量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细化监测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有效性,为区域、学校和教师提供教与学过程的反思路径,实现学生素质和考试成绩双提升:高考成绩迈入全市先进区行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实现了人人上大学和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上好大学的目标。
以课程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组建多层级的课程资源开发团队,以教科研员为核心成员覆盖区域内80%的学校,开发学科同步教学指导课程,包括核心知识讲解、核心能力阐释、核心价值观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评价组织、教学拓展支持等。仅2020年疫情期间,就开发了超万节的专题复习课、主题探究课、同步伴学课,组织研讨活动千余次,实现了区域共享的优质资源储备,激活了上下联动的教研机制。
以课程优化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升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课程生成与实施力,从而实现课程优化与创新。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构建课程—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系统;以规范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为抓手,开发有助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课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聚焦教师课程领导力,开发包含教师课程意识力、设计力、实施力、开发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行动研究、跟踪实验、课程讲座、课程测评和报告反馈的方式具体落实课程评价要求。“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共有10所学校被评为“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73项成果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奖”。
以新难热点问题研究,促进成果共育共享。启动朝阳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2010),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整合、教学内容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的融合和教师文化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多部门开展劳动教育整体推进项目研究,研制劳动技术教师专业标准,形成劳动教育的指导手册,搭建劳动教育课程群,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加强中小学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启动朝阳区中小幼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2020),建立机制、开发工具、开展培训,构建中小幼职思政改革创新一体化教育体系,打造朝阳思政教育品牌。
今天,朝阳区教科研一系列开创性的举措,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课堂,传递到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朝阳课堂教学生态”“朝阳课改特色”。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说:“教研中心致力于推动课程改革与教改创新,教科研员在课程顶层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变革、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为区域学校提供了鼎力支持与有效的个性化专业指导,为教育强区作出了有力的专业贡献。”
让内功强起来,带出一支群星璀璨的教师队伍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以教研转型带动朝阳教师、学校和全区教育的转型,建设卓越的教师团队。
朝阳区教研中心鼓励教科研员不仅要“关门磨剑”,更要“推窗望远”。通过党建引领,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担当;通过内研内训、学术交流、平台支持,强化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建设高端学术研究共同体,形成了“敢担当、争先锋、做表率”的团队风格,实现了教科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升”。目前,教科研中心拥有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数量居北京市教研机构前列,全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在北京市名列首位,形成了引领朝阳教育优质发展的教研和学术高地。教科研员团队的专业素养、专业水平、专业品质深受学校和教师的好评,连续10年区域考核为优秀。
以成长者为中心构建开放型研训共同体,实施卓越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双名工程”导师带教、市级研修共同体项目,聘请知名特级教师,为朝阳教师量身定制专业成长计划,通过课题引领、特色展示、学习研修全方位培养教师,促进学科名师的特色发展。通过“博研苑”项目,为近300名博士配备特级教师导师,助力其快速成长。承担朝阳学科名师展示活动的教师,从2007年的每年5名到12名,再到40名,至今已达400名;“朝阳区名师成长系列丛书”出版已达120余本;在参加北京市或全国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荣获国家、市级一、二等奖近300项。目前,已有24位博士教师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
在朝阳区,深入学校听课评课,与授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都是教科研员的重要工作。“伴随式教研模式”等经典做法,开展35届高三双研会、18届初三双研会、首届小学双研会,带动全区、服务周边、影响全国。在北京初中、高中“教师基本功大赛”和“北京市学前半日评优活动”中,朝阳区教师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均名列北京市各区前列。在优质课大赛中,朝阳区教师获国家级别一等奖88人,获市级一等奖185人,朝阳教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优秀课程改革论文、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共528人……群星璀璨,奠定了朝阳教育加速提质的基础。
伟大时代的伟大任务需要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更强动力的教科研引擎。朝阳教育正在创造着“朝阳速度”,贡献着“朝阳智慧”,启航“十四五”,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成立的朝阳教育科学研究院正以朝阳勃发之姿,与全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凝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开新局,为办好朝阳的每所学校、发展好朝阳的每位教师、培养好朝阳的每名学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