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纳士大学领导了全球气候相关死亡率的开创性研究

慧聪教育网 2021-07-08 16:01 来源:互联网

【慧聪教育网】亚洲每年有360万人的死亡与气温异常有关

随着盛夏的来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笼罩在酷暑之中。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温天气不只是让人感到不舒服而已,更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甚至是死亡。极度高温很可能成为自然界最致命的杀手之一。蒙纳士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大家重视这个过去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因异常气温造成的额外死亡率。

蒙纳士大学领导了全球气候相关死亡率的开创性研究

根据蒙纳士大学领导的一项世界领先的国际研究,每年全球有超过500多万的额外死亡案例,其中亚洲有360万的额外死亡案例,可以归因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异常升温或降温。

研究发现,从2000年至2019年,所有地区与高温有关的死亡人数都有所增加,这表明在不久的将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会让这个死亡率数据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蒙纳士大学的郭玉明教授、Li Shan Shan博士和中国山东大学赵琦博士领导。今天《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分析了从2000年至2019年期间的全球死亡率和温度的数据,在这段时间内全球气温每十年上升了0.26摄氏度。

这项研究是首个明确将高于或低于最佳温度(也就是死亡率最低的温度)与每年死亡率的上升联系起来的研究。研究发现,全球死亡人数中的9.43%可能死于低温和高温。这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有74个超额死亡案例,其中大多数死于暴露在寒冷之中。

数据显示,非最佳温度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着地域差异,其中在东欧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与高温和寒冷相关的超额死亡率是最高的。

更重要的是,在2000年和2019年之间,与寒冷相关的死亡率降低了0.51%,但与炎热相关的死亡率增加了0.21%,导致由寒冷和高温导致的净死亡率总体下降。

净死亡率下跌幅度最大的是东南亚,而在南亚和欧洲,死亡率则有暂时性的增加。

蒙纳士大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院的郭教授说,这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使与温度相关的死亡人数略微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与寒冷相关的死亡率降低了,然而可预见的长期气候变化将增加死亡率的负担,因为与炎热相关的死亡率将继续增加”。

郭教授说,之前的众多研究只关注单个国家或地区与气温相关的死亡率。

他说:“这是首个全面了解2000年至2019年期间非最佳温度条件下死亡率的研究,这是自前工业时代以来最热的时期。”

“更重要的是,我们使用了五大洲43个国家的基线数据,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气候、社会经济和人口状况,以及不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因此,这项研究与之前的研究截然不同,拥有庞大而多样的样本量。”

根据蒙纳士大学这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相关死亡率数据要明显高于2015年发表的规模第二大的研究,该研究基于13个国家或地区中的7400万死亡人数,并估计有7.7%的死亡人数与寒冷和高温有关。

郭教授说,这表明了“从全球各地获取数据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气候变化条件下非最佳温度的真正影响”。

研究发现,在全球因异常冷热造成的死亡案例中:

有超过一半的案例发生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南亚

欧洲因高温导致的超额死亡率是最高的

撒哈拉以南非洲因寒冷导致的超额死亡率是最高的

郭教授指出,了解温度相关死亡率的地域性模式“对国际合作制定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卫生防护的政策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因气温异常造成的死亡人数(按地区划分):

非洲 –120万

亚洲 –260万人

欧洲 – 835,000人

南美洲 – 141,000人

英国– 52,000人

美国 – 173,600人

中国– 104万人

印度 – 74,000人

澳大利亚 – 16,500人

每年因低温造成的死亡人数(按地区划分):

非洲 – 118万人

亚洲 – 240万人

欧洲 – 657,000人

南美洲 – 116,000人

英国 – 44,600人

美国 – 154,800人

中国 – 967,000人

印度 – 655,400人

澳大利亚 – 14,200人

每年因高温造成的死亡人数(按地区划分):

非洲 – 25,550人

亚洲– 224,000人

欧洲– 178,700人

南美洲– 25,250人

英国 – 8000人

美国  – 18,750人

中国 – 71,300人

印度 – 83,700人

澳大利亚 – 2300人

蒙纳士大学领导了全球气候相关死亡率的开创性研究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