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态势

慧聪教育网 2021-07-16 08: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科学认识意识形态,保持意识形态底线思维,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更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皆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呈现出长期性与艰巨性并存、“变”与“不变”相呼应、话语表达转换调整加速等新态势。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科学认识意识形态,保持意识形态底线思维,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更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并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与引领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才获得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一旦掌握主动权、拥有话语权,意识形态便会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并不表明意识形态建设会一劳永逸,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导地位的强化与引领力的发挥会一帆风顺。现实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集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于一体的复杂过程。

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性。一方面,要时刻警惕和提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另一方面,要对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有深入的认识和深刻的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性。现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长期性,“发展”仍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前提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变”与“不变”相呼应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与核心内容,同时又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表现为“变”与“不变”两个方面。

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变”与“不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充实、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理论指导、核心内容及话语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成果,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导思想的延续和创新发展。这些思想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推动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来源,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变”的一面。但是必须清楚一点,尽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和内容体系实现了创新发展,其核心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仍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理论成果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都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即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这是其“不变”的一面。

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变”与“不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传播方法、传播手段都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事业飞速发展,网民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交流信息,网络的普及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塑造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微博、微信、短视频、论坛、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然而,不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载体如何改变,对其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统一、政治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相统一的要求不会改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方针原则不会变。另一方面,随着当代人们思维方式越来越独立、多样、多变,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也应随之而变,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向式、独白式的宣讲方式向对话转变。但不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如何改变,其担负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政治教化的使命不会变,实现“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不会变,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的方针不会变。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转换调整加速

意识形态建设应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建设,要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认识人们更加关注美好生活这一现实,积极推进话语表达方式更新,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理论性与大众化相结合。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原则,它以理论的形式承载着对不同利益诉求的表达,其话语必然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亦是如此。但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和现实生活为发展基点与动力源泉,其话语表达越来越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故又有着鲜明的大众化特征。为此,要不断把理论性、政策性、权威性较强的意识形态内容转化为人民群众愿意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话语,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引领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高度与温度相伴随。意识形态是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承载着统治阶级的观念理论和价值主张,其话语呈现出较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加之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技术不够发达,人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思想传输者的权威地位得以不断强化,于是,意识形态话语多体现出较强的权威意味。但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的个体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越来越顾及人们的感受和实际,尤其是善于借助网络流行用语、民间话语等,表达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烟火味”,意识形态话语具有了明显的亲民性,意识形态工作既有了高度,也有了温度。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