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慧聪教育网 2021-09-07 10:54 来源:希沃

【慧聪教育网】秋季开学第一天,教育部又“炸”出一个重磅政策: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不难看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趋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网友评考试新规:期末考对老师来说像开盲盒

 

如此看来,高举“把课堂还给学生”大旗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理念上与新规不谋而合,但近年来,部分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法陷入了“导学案流程化”“小组展示形式化”,让教师疲惫、也让学生困在流程化知识输入的学习框架之内。

如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邹老师的翻转课堂2.0教学改良或许值得借鉴。她在保留翻转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对传统翻转课堂教学做出了改良优化。

优化的重点有三处:

  扬弃导学案,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收集学情;

  以“产出”为导向,组织课堂活动、搭建师生、生生交往平台;

  以“交互式反馈”为课堂焦点,倡导高层次的思维对话。

在这套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下,邹老师学生思维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大幅提升。

导学案「存」还是「废」?

在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支架”:明确教学环节、标注考试重点、罗列作业清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围绕导学案出现了“存废之争”。 

有人认为,导学案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试题化倾向严重,让学生成为“学习傀儡”;也有人认为,导学案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有序推进学习活动。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2018年教师反对导学案的网络文章

邹老师在《教思荟:2020教育信息化前沿观察与实践》一书中对翻转课堂“导学案”的存废进行了利弊分析,最终决定:减去一切浮于形式的导学案,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设计最核心的预习内容与作业,利用教学软件易课堂做师生沟通的桥梁,落地“人机互动式”预习。

“扬弃”导学案

邹老师带的班级是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级翻转课堂实验班,这个班级是全校第一个“人手一本学生平板”的信息化教学装备班。借助这个条件,课前,邹老师利用易课堂给学生发布预习作业、有趣的预习视频 

这样的好处非常明显:不用编制成套繁琐的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的资料更加多元。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邹老师的课前预习设计

「在课前,我们基本上可以掌握这节课的基础内容。」班上的学生肖颜茜说,在学《投影与视图》的时候,邹老师在课前通过易课堂给他们发了基础习题和皮影戏视频,她按照指引完成后,「对投影这个考点和应用心里都有底了。」

利用易课堂收集学情数据

邹老师认为,「备课的关键是学情,越精准的学情越会让教学的起点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因此,她非常重视课前预习的学情数据,防止出现预习材料和课堂教学“撞车”的情况。 

她给课前与课中区分了教学的侧重点:

o  课前:浅层知识翻转

o  课中:概念深度理解与应用

备课时,邹老师会在易课堂的教师空间中,密切关注预习学情数据:哪个知识点错误率高、哪个基础概念学生已经掌握了……如此,课堂的设计也会跟着预习的学情变动。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邹老师在教师空间查看学情数据

例如,在《投影与视图》一课中,邹老师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已经到位了,在课堂上,她便把重点放在作业纠错、课堂探讨上。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邹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数据做的课堂习题

「邹老师针对我们预习的情况,来帮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知识点,我们仿佛学了两遍,但学得更深了。」肖颜茜说。 

可以发现,邹老师在导学案“存废之争”上,做了两个教学思考:

引领学生学习。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但邹老师将这份“路线图”进行了拆解,课前只给浅显的知识,也就是只给到达目的地的几个方法,类似于告诉学生:你可以选择步行、打车、地铁到达目的地,但什么时候打车、怎么坐地铁,这些深层的问题保留在课堂上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改良的目标之一,邹老师利用易课堂发布视频、音乐等多元的预习内容,跳出了教辅、作业的预习框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小组展示浪费时间?

“小组展示”是当下教改的热词之一,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的表现力被激活,课堂的活力也会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组展示”非常符合这次教育部新规对“综合全面评价学生”的教学要求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课堂学生小组展示

但邹老师认为,普通小组展示会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应该改造一种实现课堂生命活力与教学质量双赢的策略

分组学习:以产出作品为导向

学习是“知识输入”还是“思维产出”?由苏格拉底“产婆术”引申出的学习“产出观”认为:只有学生“思维产出”的知识,才可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 

邹老师给班级划分了小组,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多形式、多种类的作业,例如思维导图、小组展示、小组微课等等,通过设定“产出成果”这个规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个人才能,让学生动手、动脑。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投影与视图》小组作业:擅长绘画的学生负责皮影制作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投影与视图》小组作业:擅长手工的学生制作幕布模型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投影与视图》小组展示:分工负责朗诵、皮影操作

引导课堂对话,形成反馈

有人认为,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小组展示之前的准备与展示之后的反馈上,更深度的教改应该把聚焦点从展示转移到反馈上。邹老师的翻转课堂改良明显认同了这一点——基于布鲁姆教育分类学的“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开展递进问答式教学。 

邹老师在《投影与视图》一课中的部分问题:

对比性问题:皮影和日晷的异同点是什么?

判断性问题:户外如何根据影子判断时间,原理是什么?

创造性问题:投影的实际应用有什么?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邹老师通过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把,利用问题“惹事”、利用问题与学生“激辩”,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产出思辨成果而不是复原结论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教师课堂提问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学生抢答 

在递进问答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了交互式的对话,你来我往、深度碰撞。例如,邹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易课堂中抢答,答题者回答;邹老师反问,答题者再答;答题者提问,另一名学生回答……

课堂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充满思维碰撞式的对话为线索,最终完成了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与博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成绩、综合素质。

应试规则VS综合评价

教学能双赢吗?

邹老师的翻转课堂所坚持的理念是:把方法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从她对翻转课堂“操刀改良”的几个点来讲,邹老师平衡了教学质量评估这架天枰的两端:应试能力与综合能力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2018级翻转课堂实验班从八年级起,能合作完成小组课堂展示、思维导图、录制微课等,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寻找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学生独立录制讲题微课视频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应试”VS“素质”?教育部又发新规,课堂教学改革到底往哪里走?

小组课后互相查看学情、分享学习心得 

从邹老师的翻转课堂实验班教学成果上来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趋向的课堂教改所困惑的“应试”与“素质”教学并非矛盾关系,应对新规的要义依旧是找对方法。 

但课堂教改没有一日速成大法,学情不同还需各自变通,教师所需的依旧是时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