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慧聪教育网 2021-10-18 13:45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慧聪教育网】新乡市第四十二中学(以下简称“四十二中”),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其前身是一所中央企业学校“中州铝厂子弟学校”,于2006年10月移交新乡市政府管理,为新乡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在移交地方后,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生源结构发生变化,教师队伍流动较大,原本的办学模式不再适应,四十二中逐渐难以维持往日成绩。面对困境,校长杨太平认为,“要想让学校重回到过去的辉煌,我们必须去寻找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路子在哪里?

为了找到创新发展的路子,杨太平先是研读了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在看到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时,他明白了信息化是未来的教育方向。

“最初的条件时非常艰苦的,一台电脑、一台服务器,我们就开始做信息化。”杨太平校长回忆道。此外参加信息化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差、习惯不好,而家长对信息化也很陌生,担心孩子使用了信息化设备会“管不住”。为了让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顺利进展,四十二中的信息化班多设置了一个晚自习,由老师指导孩子借助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这也让更多的家长选择了信息化班。

杨太平“摸着石头过河”,最终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了二十名学生,开设了四十二中的第一个信息化教学实验班。“信息化班是学生人手一个PAD,也叫PAD班,借助教学云平台分三段进行授课。”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范瑞晴校长介绍到。课前,教师进行智能备课,把课程中所需课件、微课、检测习题、学情调查问卷等教学资源发布到平台上。课上,注重于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合作展示和交流;通过在线检测与反馈、现场答疑解惑,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课后,学生借助平台进行自适应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在晚自习时,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上发布的微课,参与学习讨论,完成练习检测。

此外,杨太平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借助信息化,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借助技术获取更多的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会做人,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孝敬父母,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以此来丰富这个信息化班的内涵和品质。”

以数据说话,让事实发声

信息化教学开展之初,教师课程备课量增大,制作微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负担相对的增加许多。“首先,沟通很重要。”范瑞晴表示,通过与老师们沟通,开展信息化教学相关理念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其次,我们也是以数据说话,让事实发声。老师在将信息技术与常规课堂进行融合后,发现确实增大了课堂容量,教学效率也提高了。随着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知的拓展,也就慢慢地认可了信息化。”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在家上网已被视为洪水猛兽,再到学校里应用网络进行学习,对信息化教学固然存在疑虑。对此,范瑞晴非常重视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通过后台统计数据让家长直观真实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在事实面前,家长对信息化教学有了认同和理解,信息化班在家长口中的口碑也就传开了,四十二中信息化建设的局面也逐渐打开。

如今,四十二中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信息化教学班,初中年级达到一半以上,高中年级实现了全覆盖。

为了给有创新思维、有想法、有激情的老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范瑞晴校长成立了“范瑞晴创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的成员涵盖各个学科,中小学老中青各级教师,其中包括五位核心成员和三十一位参与教师。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范瑞晴创新工作室还开展下乡送教活动,“不仅是送课,也是送理念送技术”,通过送课和教研,将工作室的创新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等传递给更多教师,让更多人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魅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手抓常规,一手抓创新,打造特色办学之路

“创新是四十二中的生命,可以说没有创新,四十二中就没有任何的发展道路。”杨太平说道。创客教育与特色小班是四十二中创新发展之路中两个重要着力点。

四十二中开设了动漫设计、机器人制作、剪纸等20余个特色学生社团和特长小班,多元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每逢双周周五下午,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参与,由校内学科教师与校外专业教师共同打造学校第二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创客小班一般是10余人的小班制课堂,以便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特色小班的一些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太好,甚至在常规课程中不太认真,而在这却会由于实际的需求主动学习起相关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展示了它的独特功力。

同时,兴趣课堂的开展也帮助了低分段的孩子实现他们的升学梦。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参加特色课程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找回了自信,踏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一所中学能否借信息化重焕生机?

范瑞晴表示,特色课程的开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促进和提高,以前家长会到校外给孩子报兴趣班,现在在校内也能参与,家长更放心,所以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很支持校本课程的创办。

“如今我们的创新发展有了较大的影响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有自信了,我们又回过来抓常规、抓课堂教学、抓教育教学质量,以这种辩证的方式推动学校创新发展。”杨太平说道。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