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启动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具体这样做
【慧聪教育网】日前,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决定实施“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计划于2021年秋季学期初启动,至2025年春季学期末结束,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树立教师队伍建设“能力素质风向标”,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革命”。
培养计划,采用“培训、考核、竞赛三位一体”的形式,通过“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以用促建”,扎实开展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职前及在职专任教师能力素质培训、考核和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开展以校为本的一线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教师培训应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结合教学工作,以日常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以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解析和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和教材为重点,加强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校长培训以地市为单位开展,内容以校长课程领导力、管理决策力、团队建设力、信息沟通力和工作执行力为核心,促进校长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班主任)基本功、校长领导力六个板块,采用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教学改进与教学述评、板书板画与演讲朗诵、主题班(队)会设计与教育案例分析、学校发展规划设计与办学思想研讨等八种形式。上述内容,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和教师岗位特点、按学年度分主题安排执行、逐年滚动推进。鼓励学校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增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学校建立健全上岗培训、竞聘上岗、师徒结对、教学比赛、自主研修、集体教研、巡课视导、成果推广、课后服务等制度,构建以“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为目标导向、以“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过关考核与后续提升相结合”为实施原则、以“上岗培训、技能训练、教学过关、团队建设”为主要载体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培养体系。
学校应为每名教师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加强学分管理,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校本培训不少于24学分,支持每名教师制定自主研修、自主发展年度规划,以学习型个人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应积极开展自主选学模式探索,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策略和推进制度,不断激发办学活力。
两个层级的教师能力素质考核
学校负责对本校教师进行能力素质考核;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本区域的教师抽样考核,市(地)教育局负责市直学校教师抽样考核,考核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
考核分为个人能力素质考核和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两部分。个人能力素质考核内容以当年校本培训内容为主,强调实际运用,重点考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指导的能力;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以当年课堂教学成效和一线学生工作情况为主,重点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水平。
学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办法,实行“一学年一考核”制度,遵循“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原则,针对不同岗位、教学成长不同阶段的教师,构建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新入职教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合格性考核,学科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示范性考核,教学名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创新性考核。两层考核中的个人能力素质考核可采取统一测试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要求以“推门听课”等方式进行,校内考核还应引入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专家督导等方式。
考核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合并进行,重在促进教师反思,为教师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每年考核结束,学校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公布优秀率、合格率和待提高率。两层考核的优秀率不超过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15%,待提高率原则上控制在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3%以内。考核优秀者,可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适当加分,考核待提高者适当减分。考核结果可与荣誉评比、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分配以及名师名校长培养、培育等工作挂钩。
县区、地市、省三级赛制举办竞赛
竞赛分三个系列。职前教师系列面向省属公费师范生(含优师计划师范生)开展,致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学基本功,涵养从教情怀,增强职业信念;在职教师系列面向全省在职教师开展,致力提高课程执行力、名优班主任和谐班级建设力和德育执行力,为其专业水平的可持续提升奠定基础;校长系列面向全省校长开展,致力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管理决策力、团队建设力、信息沟通力和工作执行力,全面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
竞赛分十个项目,分别为教学设计竞赛,内容包括游戏设计(仅面向幼儿园教师)、课例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说课赛课竞赛,内容包括学科教学说课、实验教学说课、单学科赛课、STEM等综合学科赛课、同课异构等;作业设计竞赛,内容包括预习作业、导学作业、诊断作业、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作业等;试题命制竞赛,内容包括日常检测试题、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考试题、高考试题等;课件制作竞赛,内容包括应用于说课的多媒体课件、支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教学述评竞赛,内容包括教学改进方案、教学案例、学科教学述评等;板书板画竞赛,内容包括粉笔字板书、粉笔字板画等;演讲朗诵竞赛,内容包括讲故事(仅面向幼儿园教师)、读书报告、师德演讲、诗文朗诵(仅面向语文、外语教师)等;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内容包括主题班(队)会方案设计、情境问答、教育案例等;校长领导力竞赛,内容包括学校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队伍教师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办学思想专题研讨与答辩等。竞赛项目内容应与一线培训和两层考核的内容相一致。
竞赛每年进行一轮。秋季学期初学校发动,秋季学期末县区竞赛,春季学期初地市竞赛,春季学期末省级竞赛。
竞赛对象为职前教师系列参赛对象为在校就读的三、四年级省属公费师范生(含优师计划师范生);在职教师系列参赛对象为在编在岗、具备教师资格的学校教师;校长系列为在编在岗的校长(园长)。
学校按课程标准、课时比例、教师比例等,分学段、学科确定选送参加上一级竞赛的教师名额。凡参加过一轮竞赛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参加第二轮竞赛。
竞赛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相关高校和各级教师发展机构承办。竞赛采取团队参与、逐级选拔参赛的方式进行。其中,职前教师系列由相关高校组织团队,直接参加省级竞赛。在职教师和校长两个系列由各学校选派团队参加县区竞赛,各县(市、区)、市直学校选派团队参加市级竞赛;各市(地)选派团队参加省级竞赛。所有竞赛项目均分系列、分学段、分学科、分组别开展,其中,每个竞赛项目原则上分为新入职教师组、学科骨干组和教学名师组。竞赛设团体奖、个人奖和组织奖。个人奖区分城市和农村教师,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教学名师组参赛教师不设个人奖,参加该组别的教师原则上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和省教学名师等,其参赛成绩计入团体奖。团体奖、个人奖和组织奖均由组委会颁发证书。
省级竞赛部分项目与当年的全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全省中小学校“奋进杯”教学展示活动、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全省美育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全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等省级教学活动合并举行。竞赛结果可与省级荣誉评比、晋升职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以及名师名校长培养、培育等工作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