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慧聪教育网 2021-11-24 10:0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举行运动会,既有体质达标项目测试,又有体育游戏体验,还有武术操、竹竿舞等学校特色项目展演。该校体育教研组长陈银银介绍,全员参与旨在让学生都能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清晰地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宁波镇海区通过抓牢体育课堂主阵地,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开设多种体育兴趣课,开展“技术+体能”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操场。

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学生进行蹦床训练。镇海区教育局供图

实现“学-练-赛”一体化,推出“大体育”课程

镇海区澥浦中学在上学期提出“大体育”课程概念,率先落实初中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学生每天体育运动1.6小时。随着“双减”落地,该校实施周六校园资源开放,采用“2+3+1”模式,即2节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基础成长课,3节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专项发展课,1节个性拓展课,学校实现了一周六节体育课。

“专项发展课是澥浦中学‘大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确保全校学生每人至少掌握一项大球类运动技能。在‘学-练-赛’一体化课程建构模式下,学校将一个年级5个班学生按照掌握程度和技巧分成ABC三个层次,在训练内容上各有侧重。”宁波市体育名师、该校校长杨峰介绍,“我们希望通过3年螺旋上升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大球类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了周六,该校学生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十几项个性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个性化的拓展,在个性化运动项目中增加专项体能练习,学生在‘技术+体能’融合学练模式下,体质健康水平会得到快速提升。”杨峰说。

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图为镇海区学生进行轮滑训练。镇海区教育局供图

体育课实行“必修+选修”,开展“选项走班”

从上学期开始,镇海区张和祥小学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的体育课由“2节基础课+1节蹦床普及课+2节选修课”组成。其中,选修课采用“选项走班”方式进行,同一个年级按照运动专项分成多个教学班同时开课,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蹦床、健美操、篮球、武术、拉丁舞等体育课程中进行选择。

“我们学校是全国大众蹦床体教融合实验学校,从2020年开始,蹦床运动由原先的‘项目’走向‘课程’,逐级推进,达到普及的效果;同时,因为层级梯队的建立,好的苗子经过专项训练可以进入专业运动人才培养队伍。”该校教导处副主任叶雪君介绍。

在“双减”背景下,该校在上午30分钟大课间的基础上,下午又开辟出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个班级按照安排表准时到达指定场地进行跳绳、仰卧起坐、50×8往返跑等体质达标项目的练习。“我们可以保证学生在校的运动时间达到1.5小时,每周中等强度锻炼3次,体质达标优秀率达25%,每生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该校校长王红燕介绍,下一步学校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探索运动过程数据采集和评估,建立有效的体质监测及干预体系。

开设多种体育兴趣课,满足多样化需求

下午3:45,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开始了,不少孩子已换上了舒适的运动服走进了各自的运动场地。

“我们学校是以‘1(基础班)+X(特色班)’模式开展课后托管,共分基础班、特色班、个性化课程三大类,有二十多项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该校教学副校长杨婷婷介绍,“特色班开设的是我校传统特色课程,包含田径、乒乓等精品社团,而个性化课程共开设14个乒乓班、8个小篮球班、3个跆拳道班、2个轮滑班和2个围棋班,除了本校的体育教师外,还聘请了市区内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充实教学力量。”

在镇海,大部分的中小学均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开辟了攀岩场地,该校还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运动项目,教孩子们学习舞龙;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致力于打造三维体育课程,学生可以参加旱地滑雪、棒球、击剑等相对小众的“体育俱乐部”。

镇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海区坚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坚持“阳光体育”工作核心,抓牢体育课堂主阵地,给予学生回归操场、接受阳光雨露的时光,持续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胡艳)

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小学生在课后托管时间参加跳绳训练。镇海区教育局供图

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学生进行球类训练。镇海区教育局供图

宁波镇海:抓牢体育课堂,学生回归操场

学生在操场训练。镇海区教育局供图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