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校带弱校,怎样做更好?

慧聪教育网 2022-01-20 10:40 来源:半月谈

【慧聪教育网】由于乡村教育薄弱,大量乡村学生涌入市区或县城就读,造成“城镇挤、乡村弱”,城市教育则普遍出现“择校热”。 

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问题倒逼教育改革,多地探索强校带弱校的长效举措,通过师资交流、教研联动、文体并育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半月谈记者走访部分地区发现,一些薄弱校的教育生态悄然发生变化。在学校抱团发展的热潮下,帮扶机制该如何运行?弱校能否变强校,并且一直强下去?

扶弱效果初显

和星小学原是福建泉州坑仔底村的一所农村完小,自2016年起,它成为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和星校区。这是当地较早成立的强弱校合作集团,由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作为龙头校,实行“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

“相当于两个校区合并为一所集团校,同步组织教研教学。”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肖晓香说,前5年主要以轮岗帮扶为主,第一年派送10位老师到和星校区,前三年让50%的师资流动起来,部分教师则采取走校制,两边兼职。

和星校区德育处副主任林爱琴在该校任教10多年,她感触最深的是,两校区集体备课机制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技能,师生的成长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并且有更多机会到区里参加各项比赛。在办学质量评估中,和星小学从过去的薄弱村小到现在能够与区属小学比肩。先前农村生源流失严重的现象逐步逆转,办学规模从一个年级一个班扩大到3个班。

和星小学并非个案,各地区在探索中已发展出不同的强弱校合作模式。福建三明自201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总校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58个总校,结对分校达102所,分为紧密型、联盟型以及一对一、一对多、二元制等多种模式。

三明市列东中学跨区域帮扶沙县城南中学,设立城南中学分校,在不改变行政隶属的基础上,实行总校校长负责制。总校长郑昌洋说,总分校开展互动式办学,分校教师分批到总校跟岗培训,同时,总校派执行校长入驻分校,及时反馈分校需求并“对症下药”。除开放教研资源,总校也将文体周活动、新老初三交流会等先进经验向分校推广。

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基础上,强校带弱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一些家长表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校的资源,不用舍近求远为学位“挤破头”甚至购买学区房,大大降低择校成本。

还需打通几个环节

无论是集团校还是总校制,都是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和下沉,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少教育工作者反映,资源互通仍存壁垒,也要警惕玩弄集团噱头等现象。

——师资调动有难度。多数教育管理者表示,目前支援薄弱校主要靠教师情怀,若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可能难以持续。现在农村地区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农村教师补贴、达到要求时长的农村教学经历对职称评聘有加分等,但相应政策并没有普及。

“若没有政策支撑,许多老师不愿意去薄弱校,弱校师资依然不足。”一名牵头校负责人说,有的农村校并入集团校后,不再有农村补贴,打击教师积极性。

——办学自主有局限。虽然参与强校带弱校的成员校可以获得一定经费支持,不过有学校负责人表示,这笔经费不敢用、不会用。比如,参与帮扶弱校的教师可以获得交通补助,但由于专项经费不能发放人头费,帮扶教师通勤实际上还是自己掏腰包。

此外,部分基层学校纳入集团校之后,既要接受集团校的管理,还要受到行政隶属单位的管制和考核,压力较大,束缚较多,难以放开手脚搞教学。派驻分校的校长也反映,希望得到人事和资金上的更多自主权,更便利地落实改革想法。

——集团机制待规范。有的地区为快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简单粗暴地将区域内或跨区域多所学校纳入一所强校名下。一些强校担忧,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太广就稀释了,难以保障单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优质校的名气光环带来附加效应,集团化办校也给学区房炒作提供土壤。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说,大众对名校资源最为关注,如果楼盘紧挨着某优质校分校,那么把房价提起来就有了噱头。家长们呼吁,强校带弱校不能仅仅挂名,而是要让资源互通机制更加完善规范,实质性提升办学质量。

加强保障,完善机制

强校带弱校的出发点,是把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统一起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孩子受益。要让帮扶效果落到实处,还需加强机制建设,细化保障措施。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荣伟认为,强校带弱校以资源共享和师资交流为主要举措,需教育部门在机制建设上进一步发力,强化师资调配、教学设备配备以及生源调控等制度性保障,特别是要完善教师待遇和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

在评价体系上,强校带弱校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带动弱校提升。三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刘若嘉表示,当前考核方案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是比较生源在入学和毕业时的面貌,看其是否进步;同时也要探索“减量考核”,即后进学生数是否减少。考核指标是多元化的,应摒弃纯粹成绩导向。

从长远来看,充分调动教育资源的内生动力、培养更多教育人才,才是带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的关键。应充分调动成员校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育者的创造性改革举措,促进区域内学校良性竞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