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慧聪教育网 2022-03-03 10:3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近日,中国教育报刊社举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教育热点座谈会。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加快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通过调研,与会代表委员发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面临教研组织机制不够完善、思政教师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等一系列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革新里小学校长王欢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手棋”。她建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或牵头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团队,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跨年段的教研工作量纳入工作总量进行统筹计算。”同时,建立跨年段、跨区域的网络一体化教研共同体,“成员应包括思政专家、骨干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让各年段教师在突破年段限制的一体化备课中,整体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连贯性”。

在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看来,思政课是影响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突出课程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高琛建议,一要用优秀文化化育人格;二要开展面向全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知行合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严把图书、动漫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传播途径关,严格控制对国外动漫、游戏类文娱产品的审查,对国产优质动漫、游戏类文娱产品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校长崔建梅呼吁,尽快在各省份设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纠正心理和行为偏差,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新时代合格青少年。

“双减”落地要“标本兼治”

座谈会上,“双减”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双减”政策落地,取得初步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将其概括为5个方面:作业负担减轻、课后服务落地、校外学科培训负担下降、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以及家长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双减”持续推进,仍任重道远。张志勇认为,要减校外,必须强校内。其核心在于课后服务供给要做足做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要。对此,他建议:在发挥好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应有序开放课后服务的课程资源供给,引入有效的社会资源。

对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新负担问题,张志勇建议深入研究弹性上下班制、落实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认为,要科学设计教师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随着“双减”走向深水区,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提出,完善中考评价机制,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教育领域行政公益诉讼,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等。

张志勇分析,导致学生负担重、家长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他呼吁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上发力,“加快优秀校长教师的有序流动,对底部学校实施提升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双减”政策对家校协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琛指出,学校要优化家校合作工作策略,“充分满足家长知情权,打造家校成长共同体,不断提升家校合作实效”。

大力提升县域高中、中职和学前教育办学水平

2022年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代表委员们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发展。

县域高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提出县域高中振兴有3个关键要素:“在人力方面,特岗教师计划、职称评聘、专业培训等要向县域高中教师倾斜;严格落实严禁跨地区招生相关制度政策,同时在优秀学生培养和高校招生录取方面适当向县域高中倾斜。在财力方面,保障好县域高中教师的工资与待遇,保障好学校的办学资金。在物力方面,要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县域高中的现代化信息化办学设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校长李舒强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和对口帮扶力度,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促使中职学校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要突破幼儿教师短缺的瓶颈。”崔建梅提出,“更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将幼儿教师队伍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增长比例,确立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数逐年增加的规划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呼吁:“要加快解决幼儿园教师配置问题,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

合力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

与会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同志以及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同志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并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代表委员们观察敏锐,调研深入,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正在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2021年,我们全面系统地构建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制推出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的“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计划,就是要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今年,基教司将继续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工作。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92.14%,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87.07%。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对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和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会成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的重心。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优师计划”“国培计划”助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列入国务院大督查事项,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锚定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想新招,出实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