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计划,如何让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校园?

慧聪教育网 2022-05-11 14:11 来源:半月谈

【慧聪教育网】教育强国,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期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再次强调师德为先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正所谓,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师。锤炼师德是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本领的第一要务。此次《强师计划》与之前发的多个文件一样,依然将师德放在首位,并提出不少具体要求。

在培养方面,提出要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在管理上,强调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同时还提出,要对师德失范行为严肃查处,并开展师德警示教育。

应特别注意的是,《强师计划》提出了推进实施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这从根本上避免了师德失范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培养一批硕士层次教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提高教师学历,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名校硕士、博士应聘中小学教师,也早已不是新闻。此次《强师计划》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

这意味着,未来中小学教师中将有一大批硕士学历人才。

这些硕士学历人才从何而来?此次《强师计划》指明了路径:推动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工作,加强履约管理;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计划。

面对部分在职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强师计划》特别提出,要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同时支持在职教师学习深造,提升学历。

强师计划,如何让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校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有专家提出,教师招聘、培养不能“唯学历”,名校高学历毕业生,不一定是名师,不能把高学历与高能力简单地画上等号,这会加剧学历消费,甚至导致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历,把精力放在提高学历上,而不是在岗位上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提升教师普遍素质的同时,《强师计划》还提出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培养造就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大先生。

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长期为人诟病,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是最薄弱环节,存在着教师结构性短缺、队伍屡补屡缺的现象。

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强师计划》提出,要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为重点,推动师资优质均衡。

《强师计划》提出了具体政策:继续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中央财政给予支持;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支教讲学激励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通过落实补助政策、倾斜职称评聘、加强周转宿舍建设和住房保障等,着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其中两项政策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在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上,明确要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二是完善交流轮岗激励机制,将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3年以上作为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

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大量优秀教师的产生需要土壤,需要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作支撑。目前,这方面仍是短板。

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余名,大多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总体上看,尽管师范院校数量非常庞大,但在一段时期内,一些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的发生了变化,师范性下降,人力、物力、财力不济,生源、质量皆不如人意;同时,我国一流大学基本上不在教师教育体系内,不参与教师教育培养。

为适应新时代需求,《强师计划》就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提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教师教育体系将不仅仅局限于师范院校和一般地方院校,更要鼓励综合性大学,尤其是一流综合性大学来培养中小学教师。

据悉,“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一批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每校支持1亿元,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层面在高等教育重大专项中,专门面向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的最大规模投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