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师石河子市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慧聪教育网 2022-05-13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慧聪教育网】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三个课堂”应用,深化数字校园与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与应用,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5月10日,第八师石河子市召开数字校园建设推进会,正式启动人工智能辅助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主会场为各中小学校长,分会场为各中小学校领导与全体中层干部。

第八师石河子市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会议全面启动八师石河子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通报了师市数字校园应用情况,介绍了数字校园功能与应用场景,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

第八师石河子市将着力依托智能教育平台系统,探索推进人人协同、人机协同的“双师课堂”,解决校际间、城团间优质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难题。试点工作主攻方向为:探索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和点评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此项工作通过对智学网模块的深度应用实现;构建人人协同、人机协同的“双师课堂”通过“三个课堂”模块常态化应用实现;构建教师大数据,形成教师画像,支撑教师精准管理,支持教师评价改革通过教师成长档案模块与日常教师管理工作相结合来实现。

第八师石河子市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稳步推进数字校园一期项目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手段,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学习应用推广,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标准化、投入经常化,2020年至今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两千万元,仅义务段学校在用多媒体设备约1800台,录播教室50间,计算机总数达到1.1万台;教师信息素养在逐步提高。通过“国培”、网络研修等项目,强化信息技术培训,2020年以来先后培训教师2605人次,8人参加学校骨干“网络空间人人通”专题培训,一线教师基本都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通过组织竞赛、参与活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20年以来,师生积极参加兵团、自治区和国家级各类活动,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电脑制作活动、现场课大赛、微课大赛等,获得10个全国奖,省级一等奖48个。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有序进行。通过两期数字校园建设,现在已经实现了数字校园和“三个课堂”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数字教育资源,所有学校都可以使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解决了部分学校学科师资匮乏问题,可以利用三个课堂开展线上教研、线上听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开启了教研新模式。通过对智学网的使用,帮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和点评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双减”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开展。教育治理能力不断优化。通过数字校园建设,上线了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报名系统,2020年以来完满完成了两次线上报名工作,今年将采取上线学区派位和中考录取系统,有力提升教育系统公共服务的能力。数字校园还设置了课后托管、周程管理、在线评教等模块,各学校已经具备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条件。

下一步,第八师石河子市将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师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良好局面。全面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深入推进“石河子教育平台”普及使用,通过均衡监控平台掌握本校大数据,辅助学校事务决策,要重点掌握智能排课、问卷调查、报名系统、课后服务、资产管理、校舍管理、教师管理等功能,任课教师要能够使用智学网、三个课堂、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和常态化使用,各教育集团要通过“三个课堂”开展集体备课、互动教研、听评课的一系列教研教学活动。名校网络课堂每学期每学科优质示范课不少于1节,集团核心校不少于2节。

为帮助教师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能流畅应用智慧教育产品,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会议还特别邀请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现民教授带来“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的主题讲座,阐述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及创新,并对精准教学的实施步骤、特征等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总结。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施。第八师石河子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义,迅速行动,攻坚克难,加快进程,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