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慧聪教育网 2022-10-24 11:20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慧聪教育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我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十强”产业,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着力加快“双一流”建设,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全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53所,居全国第四位;普通本科高校70所,位居全国第二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1.34%提高到64.20%,在校生规模从215.71万人增长至348.51万人。 

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一、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办学活力

搭建制度框架。2016年,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行高校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度,高校自主拟定校内教学、科研、教辅机构设置方案”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先后配套出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的指导意见》《本科高校绩效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搭建起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框架。

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强化分类管理。出台《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方案》,对省属本科高校按照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公办其他本科高校、民办其他本科高校四类,按年度开展绩效考核,建立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通过实施分类考核,以考代管、以考促管,为高校创建“同类竞争、多元发展”的良性发展生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力争上游,办好每一所大学。

集聚资源优势。“十三五”以来,持续开展省部、省市共建高校工作。省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中央部委签署共建13所高校协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所国内高水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取得了系列成果。省教育厅与14个市政府签署共建13所省属高校协议,吸引市财政投入29亿元,为加快共建高校内涵发展、提升校地融合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已成为共识。

二、抓实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夯实学科建设根基。2016年,启动实施山东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建设省一流学科53个、培育建设重点学科11个,省财政投入建设经费48亿元。2020年,启动实施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聚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在部属高校择优确定24个“高峰”建设学科、27个“优势特色”建设学科;在省属高校重点建设7所“冲一流”建设高校、8所“强特色”建设高校,以及13个“高峰”建设学科、38个“优势特色”建设学科,省财政已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引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内涵式发展。

支持重点专业建设。2016年,启动实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工程,立项建设60个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和40个培育专业(群),省财政投入建设经费15.9亿元。推进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立项建设55个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省财政投入建设经费18.12亿元。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09个、省一流本科专业709个,我省国家和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数量占专业设置总数的35.5%,位居全国前列。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对接我省“八大发展战略”产业需求,通过实施专业负面清单制度、专业分类拨款定额改革、专业总量控制等方式,推动高校专业结构整体调优。近10年来,撤销专业126个,停招本科专业576个,新增本科专业点1077个,其中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互联网金融、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等新兴专业303个。目前全省高校本科专业达435种3710个,涉及12个学科门类,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90%以上行业。

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稳步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4门,位居全国第六位,其中省属高校147门,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三位;建设省一流本科课程798门。加强在线课程建设,指导高校成立课程联盟,搭建“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目前已有61所高校的3015门课程上线运行。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遴选确定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本科课程206门、研究生课程53门、教学研究中心10个。推进一流教材建设,认定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本科教材181项、研究生教材19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中,我省荣获一等奖2项,实现了12年来一等奖“零”的突破。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我省高校综合排名列第5位。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每年重点支持一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引领带动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在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一等奖数量和一、二等奖总数均居全国第4位。

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四、深化产学研融合,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推进优质科教资源深度融合。“十三五”以来,推进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整合重组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整合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取得了“1+1>2”成效,实现了科技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双赢”。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内率先制定了“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指导标准”,引导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启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优质企业资源库建设工作,首批入库企业211家,为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五、十年发展特色彰显,高等教育大步向前

高校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迈入中国高校第一梯队;在2022年软科排名中,我省43所高校进入“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前800名,数量居全国第三位,14所高校进入“软科2022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名,数量居全国第四位。

山东教育这十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最新“2021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省28所高校291个学科入围全球前50%,居全国第六位;35个学科入围前10%。山东大学数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和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青岛大学系统科学6个学科进入前2%或前2名。

学位授权取得重要进展。近几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先后获批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滨州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另外,还获批新增6个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7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大幅提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