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以研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慧聪教育网 2022-11-18 09:19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慧聪教育网】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以“双减”政策为引领,锚定“普惠、优质、活力”目标,推进“全方位、分层级、多角度”教研,以多学科、综合化、多维连接的“阁式立体研训”,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教研品牌,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多方位指导,提升教学研究同心圆

一是“驻校蹲点”,打造“全景式”调研新模式。通过“一周全学科蹲点调研”和“单日分组常规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度调研全区所有学校“双减”教育教学状况。一学年来,对全区53所小学,13所中学,2所中职,58所幼儿园,总计调研近200次,实现了教学调研全覆盖。以课堂教学“扶贫”为突破口,竭力帮助薄弱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品质与核心竞争力,助力区域均衡,实现真正的“普惠”。

二是“定点送教”,构建“互助式”发展优平台。打破校际界限,组建“双减”改革备课组,并对民办学校及薄弱学校开展定点送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研员将全区专兼职心理教师融合组成3个小学备课组和2个初中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初由教研员分学段指定备课主题,以集体教研、优课送教形式带动教师共同成长。同时,组建咨询组,开展同伴互助督导,以送教活动为平台和抓手,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科研支撑”,护航“高品质”课题研究体。建立椒江区课题在线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化进程,优化椒江区课题在线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各级各类课题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过程化管理。加强区域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定期组织省市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会,形成“聚集问题-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典型经验介绍、教科研融合研讨、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

多层级推进,构筑教学改革共同体

一是五大组团,构建教学改革协同体系。建立教育改革组团,其中“3·15课堂教学改革组团”由台州市实验中学牵头,引领4所农村学校实现组团学校共生共长共发展;“精准语文教学改革组团”由实验二小牵头,引领区内8所小学解决小语课堂三大问题;“趣味数学教学改革组团”由中山小学牵头,引领13所学校,校际联手,城乡联动;“书法教学改革组团”由云健小学牵头,采用多元素交融方式学习、培训、实操;“项目化学习组团”由4所盟主学校分别带领10所成员学校组成“411联盟”,共同研究STEM教育和项目化学习。

二是五育并举,实现项目学习立体推进。以“项目化学习”强基,以“师生共读经典”铸魂,以“垦荒少年成长式课后服务”立心,实现五育并举,促成幸福成长。首次启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论文)专项评比,181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案例(论文)获奖。今年3月至 5月举行椒江区首届 STEM 教育和项目化学习学生成果评审,共评出 77 项获奖成果。承办台州市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推进会,各县市区教研室分管领导及教研员、各级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相关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三是盘活资源,组建混搭教研共同体。持续推进各学段课程改革,中职以“三教”改革为抓手,义务教育进行“双减”教育教学改革。组建“混搭”教研共同体,从而盘活各级教学资源,深度参与教研建设与迭代。其中幼教教研深入推广省教研课题成果,以课程群的方式带动课改基地园成长,坚持公民办幼儿园两手抓,点面结合加强对新办园和薄弱民办园的业务指导,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多角度创新,细耕教师育人专业田

一是“双微行动”,探索教师发展新方法。首创“微命题”“微说课”活动,率先在中小学数学、科学学科进行作业与命题改革,尝试推进“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和作业方式的新样态。目前,全区共有 44所学校(含校区)参与“微说题”,已在学科公众号等连续推出200余期300多个视频;已有32 所学校(含校区)教师参与“微命题”,基本覆盖全区中小学。

二是“经典阅读”,打造教师提升新路径。区域范围内开展“一校一会一刊”的建设工作,至今年6月,全区各校园全部建设完成书香校园建设的基本文化框架,涌现出学校读书会组织、“啃读经典”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坊、“我和我的杂志”故事、“品味书香,读领风尚”教师读书征文演讲等一系列的阅读品牌活动。通过打造教育家书院、读书会、啃读坊等立体化优质阅读空间,研究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扎牢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地基,探索并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教师发展和体现椒江区域特色的教师成长路径。

三是“素养考核”,构建教师成长新机制。持续推动“双减”下教师素养提升工作。首创任课教师专业学科知识考试机制,“师生同考一张试卷”,任课教师专业知识考试的成绩按学科分类进行统一分析评估,并将结果运用到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办学质量。目前已连续两年组织初中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学科知识考核,全体体、音、美学科教师专业素养考核,并组织全体初中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抽测活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