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路径思考

慧聪教育网 2023-08-25 09:11 来源:娄底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而教育信息化凭借高速传播、共享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成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性途径。那么,在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教育多样化需求,推动乡村教育蓬勃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当前农村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

从目前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部分地区采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依然是主流。教师通常是在学生有问题咨询的时候交流,不能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此应用信息技术,即使教师为学生解决了一些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知识,但是学生对于知识满足于学会,并不会深度学习。信息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无法改变传统教学进度缓慢的局面。

(二)教学实践活动中没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教师更加注重实践活动和操作活动,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导致各种教学活动效果不佳,学生的知识需求无法满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过于形式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操作信息技术为主,诸如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白板等,没有与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学生过多关注教师的技术操作方法,忽视了教学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没有在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

(三)教师没有采用引导式提问方式

现在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除了知识教育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在线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情况来看,即便应用信息技术,也依然维持传统模式。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路径

(一)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

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要高度重视,将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衡量指标进行评估,各项操作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师产生激励效应,同时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价值且为农村教育的重要趋势。农村学校提出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设备塑造课堂环境,同时还需要将监督管理考核制度制定出来,以规范有序地开展乡村教育活动。

实施教育信息化要因地制宜,乡村地区所在区域不同,各有文化特色,当地学校构建互联网平台的时候要将这些特色体现出来。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农村学校还要积极组织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让教师对信息化设备功能充分熟悉并合理操作,使得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农村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探讨教育方法,共享成功经验,还可以相互交流教师过程中信息技术操作技巧,逐步形成农村教育系统。

(二)教师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且成效显著的教师,要发挥“标杆”作用,带动所有的教师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信息技术竞赛,包括教师教学操作竞赛和教学课件设计竞赛,促使教师在专业领域不断发展。此外,农村学校需要规范课堂讨论过程,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运行模式科学规范,还要根据自身教育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实效。

(三)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融合

在各种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比较高,所有教材内容都可以传输到多媒体网络平台上,实现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体现课程教学资源,将制作的课件传输到多媒体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线上交流,实现高效学习。

(四)进一步强化教学信息化评价工作

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针对教育信息化开展评价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教学信息化评价体系,实现多层次实施、网络化部署、规范高效运行机制。无论评估级别如何,都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索引和加权,以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指导实际教学工作。农村学校要启动激励性评价方式,以评价结果激发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不断创新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