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为教育系统新增事业编制4.2万余名
【慧聪教育网】12月7日,记者从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为教育系统新增事业编制4.2万余名,编制总量和实有教师连续3年实现双增长,编制保障和服务能力实现双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
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强调,要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省机构编制部门采取多种方式统筹编制资源,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编制急需,扎实做好中小学校编制保障。
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增加全省中小学校1.1万名事业编制,如期完成了中小学编制以县为单位达标任务;助力破解高中“县中困境”,调剂1.2万名事业编制,保障全省133所新建、改扩建高中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核增0.6万名事业编制,及时满足50所“民转公”学校办学所需。2022年6月,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均已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
为科学配置中小学编制资源,持续巩固中小学编制达标成果,近期,我省研究出台了《云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方式,结合在校生人数变化,适度超前对各地中小学编制进行动态调整。
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强调,高等教育要出成果,让高校真正成为云南科技创新和人才辈出的主阵地。
近年来,我省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高校发展需要,机构编制部门先后为高校增加了8000余名编制,补齐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短板。其中,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增加高校3000名编制,一次性补足配齐思政理论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员、组织员4支队伍,助力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为支持我省“双一流”大学建设,增加有关高校800名编制,保障重点学科急需人才所需。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近期统筹了3200多名事业编制补充到22所高校。其中,增加13所高职院校1700余名,增加9所本科高校1500余名。此次增加的编制主要用于招聘高学历教师和高层次人才,有力助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持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在编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机构编制部门紧扣服务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学前教育编制资源的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专门为每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核增3名事业编制,全省共增加幼儿园编制3600余名,主要用于保障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基本满足了幼儿园办学需求。
此外,为服务保障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省机构编制部门探索建立中小学编制动态管理制度、全省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编制保障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编制保障制度等系列制度,有效解决了“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矛盾,盘活了沉淀的空编资源,破解了基层教育人才难题,编制保障和服务能力实现双提升。
权威解读《云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试行)》
近期,我省出台了《云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办法》进行解读。
《办法》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强调,要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已达到并超过国家基本编制标准,全省中小学编制保障总体到位,但还存在区域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不均衡的问题。
一是区域之间编制过剩与编制不足并存。部分地区中小学编制超出标准较多,与此同时,部分人口净流入地区中小学编制紧张,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矛盾还在加剧。
二是学段之间供需不平衡。从全省情况看,小学核定的编制超出了实际需求,初中核定的编制与需求基本持平,高中还有一定编制缺口。
三是学科之间结构不合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我省部分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配备还不足。同时,近年来我省出生人口发生了较大变化,未来一段时期学段之间“小学编制供大于求”与“高中编制供不应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迫切需要统筹当前和长远,加强分析研判适应未来需求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编制动态管理。
如何实施动态管理
《办法》主要通过“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方式,结合在校生人数变化,适度超前对各地中小学编制进行动态调整。
一是因在校生人数增加,造成新的未达到编制标准的县(市、区),及时跨行业跨领域调剂编制补充到中小学。
二是超出编制标准较多的县(市、区),结合实际适度核减中小学编制,有空编的按一定比例收回空编,确无空编的采取人员“多出少进”等方式逐步压减。调整出来的编制优先调剂补充到未达标或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学段和学校,补足补齐各学科教师。
三是在校生人数上升趋势明显的县(市、区),提前适当补充中小学编制;下降趋势明显的县(市、区),严格审批编制使用计划,适当控制教师规模,更好适应出生人口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教师编制使用效益,促进全省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