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两会建议: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慧聪教育网 2024-03-06 11:09 来源:C114通信网

【慧聪教育网】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提交了四份建议,包括《关于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系统、提升极端情况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溯源的建议》。

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张志勇指出,随着各级政府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从算力支持、场景开放、技术突破、产品生态等方面鼓励大模型发展。但现阶段算力资源不足、数据质量不高、场景开放不够、应用部署成本高、模型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对行业大模型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

基于此,张志勇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

一是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能力。建立算力资源公共调度平台,促进算力资源协同共享,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能。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政策引导、品牌推广、行业采购等层面加大对国产硬件的支持力度,推进AI深度学习框架、AI硬件计算100%国产化。加快推动能够提供训练和推理一体化的单体超大规模行业智算中心建设。

二是提升行业数据供给水平。制定统一标准的数据架构,鼓励各类企业建设高水平行业数据集,加强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建立多类多模态新型公共数据集,增强高质量数据供给;制定数据开放相关政策,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放非敏感数据,全面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为行业大模型成长提供充足“养料”。

三是加快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发挥我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国家统筹部署下,引导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举办基于生产场景应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大赛,加快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进一步加强多模态、多场景、多任务的行业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不断提升能力。

四是降低应用部署成本。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开放体系,进一步开放算力平台、共性技术平台、行业训练数据集、仿真训练平台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协同创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合体,开源平台和开源生态,促进破除商业化禁用限制,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使大模型的使用“普惠化”。进一步加强中心侧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和低功耗面向多场景、行业应用的边端侧推理芯片的研发,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五是加强模型数据安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立法,出台暂行办法保障大模型安全发展。构建行业大模型内生安全体系,建立全面的软硬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模型算法可信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

六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加快完善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支持算力、数据、工具、平台、应用场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推广、行业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完善行业大模型创新发展的保障体系;特别是随着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急剧增长,要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注重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满足各行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两会建议: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张志勇指出,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和算力枢纽节点,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存在边缘算力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边缘算力供需匹配不均、边缘算力应用不足、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足几方面挑战。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两会建议: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结合现有算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张志勇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边缘算力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推动边缘算力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建筑物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加强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制定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在机房结构、配套设施、网络、安全等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化发展。

二是探索建立算力供需对接机制。搭建边缘算力资源匹配对接和交易渠道,引导相关服务商实现资源对接和互联互通,建立统一边缘算力调度平台;规范算力交易和监管机制,为企业提供低时延、低成本的园区、楼宇等边缘算力资源供给,提升边缘算力综合服务水平。

三是加大培育边缘算力创新应用。强化政策指导,引导产业链积极开展边缘算力应用试点,聚焦重点领域共性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边缘算力创新应用示范标杆,“以用促建”,加快边缘算力应用推广落地。

四是促进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鼓励边缘算力基础设施与变电站、基站、通信机房等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健全跨行业规划协调机制,建立共建共享智慧平台,盘活存量边缘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助力边缘算力规模化部署发展。

完善应急保障系统

张志勇指出,近年来,各地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暴露出在极端情况下应急保障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基于此,张志勇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建设综合性应急保障中心,在全国合理布局,建设若干集指挥调度、物资储备、队伍培训、技术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保障中心,统筹考虑通信、电力、能源等行业及应急管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需求,配备先进设施、设备和充足物资,承担周边地区的应急响应和支援任务,确保快速、及时响应。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容灾抗毁能力,系统梳理灾害易发地区,以及重要城市设施、应急避难场所清单,加强前瞻性规划,关键基础设施采用更高的抗震、防洪、抗风标准设计建造,确保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通信为例,建议布局建设一批安防等级高、抗灾能力强的“超级基站”,具有卫星中继、电力自保能力,同时接入气象、水利、公安等应急保障设备设施,既增强通信网络抗灾容灾能力,也为抢险救灾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是构建应急保障感知体系,统筹各场景、各部门的需求,针对自然灾害、低慢小航空器、重点海疆陆疆等重点场景,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全面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大摄像头、雷达、传感器等感知终端布放广度与精度,组成覆盖“空—天—地”全域的立体感知网络,融合采集处理各类数据,强化空间监测、感知预警、分析研判能力,并建立统一的传感数据采集和运行维护平台,确保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实现快速反应、指挥调度、及时处理。

四是加强应急装备配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增配一批重型无人机、全地形车、高通量卫星便携站等先进应急处突装备,提升应急抢险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极端灾情场景下先进装备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现场提供应急救援。强化“平战一体”的应急保障人员队伍建设,集合社会各界应急保障力量,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联训联演,打造一批能够承担不同类型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骨干队伍。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两会建议:推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推动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和应用

加强新能源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溯源

张志勇指出,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和动力电池追溯管理,相关主管部门已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有力支撑了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但仍需要关注尚未实现锂电池实时在线监测及溯源追踪全覆盖,现有平台未实现对接、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应用不足,上下游企业协同不足、行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几方面问题。

基于此,张志勇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实现锂电池实时监管全覆盖。由政府部门统筹,构建涵盖储能电池、自行车锂电池在内的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实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建立分级管控与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产品运行状态安全实时监管,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强化现有平台建设对接,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平台体系架构,实现各领域平台的有效对接,提升监管治理能力水平。同时,统筹制定技术要求、数据标准,实现产业链各企业的数据调用和共享,使数据价值最大化。

三是压实市场各方主体责任并鼓励联动合作,强化行业数字化保障。进一步明确锂电池产业链不同主体企业的责任和分工,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动合作,协同创新回收商业模式和共享回收渠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提升锂电池生命周期中产品的智能化识别、溯源和追踪能力,畅通产业链循环,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溯源和循环利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