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的校本化思考与实践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 包桂霞 高建君
【慧聪教育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学科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教学+智能”项目为工作抓手,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各学科组围绕学科育人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寻找解决策略,自主申报“教学+智能”项目,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文章围绕学科需求促进项目诞生、技术赋能助推项目发展、行动化学习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项目化管理提高项目运行成效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智能”项目解决学科育人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形成跨学科的信息化研究团队,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助推学科组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特色。
一、 寻求信息化建设与学科育人的路径
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三点“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11条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1]。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第五点“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指出: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在宏观政策的要求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正在不断深化,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度日益加深。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落地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依靠学校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整体推进;二是依赖于教师个人信息化应用意识与能力在点上开花。而以学科组为团队自内而外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学科发展的探索不多。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科组力量,让学科组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主力,在各学科组启动“教学+智能”项目。
二、 推进“教学+智能”项目校本化实践
“教学+智能”项目是以学科组为责任主体开展的旨在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学科育人的项目。各学科组围绕学科育人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寻找解决策略,自主申报“教学+智能”项目,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学校12 个学科组主动申报“教学+智能”项目,各学科教师成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主力,让信息技术成为提升学科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支撑。
在谋划“教学+智能”项目如何开展时,我们关注以下问题:
学科育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目标是提升学科育人品质,各学科组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关键。
需求导向:学科组立足高质量学科育人的目标提出信息化需求,形成“教学+智能”项目。
全员参与: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科组全体教师需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项目中的相关工作。
培用结合:信息中心及时跟进项目中的培训需求和技术保障,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管理取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各学科组的项目申报、审批、培训、实践、总结等工作,保障项目的高质量推进。
1. 学科需求:促进项目诞生
“教学+智能”项目旨在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学科育人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学科应用需求驱动项目诞生。“教学+智能”项目已推进两轮,各学科组围绕不同时期的学科需求提出相应的项目。
英语组第一轮推进时基于“完善数字资源建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需求开展“美文”平台推进项目;第二轮推进时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需求开展“智能听说”项目。体育组第一轮时基于“体育运动数据智能监测与即时反馈”的需求开展“智能手环”项目;第二轮推进时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运动自主性趣味性”的需求开展“智慧操场”项目;信息组第一轮推进时基于“提升全体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的需求开展“开发大班人工智能课程”项目;第二轮推进时基于“促进学生在人工智能课程中的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开展“开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项目。各学科组的项目见表1。
表1 各学科组“教学+智能”项目
2. 技术赋能:助推项目发展
各个学科组结合学科特点及需求,借力信息技术寻找高质量育人的解决策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如语文组一直推进整本书阅读,线下收集学生作品汇编成册,在图书馆展示。在“教学+智能”项目的推动下,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中阅读书库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的特点,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使得整本书阅读从线下搬到线上,每位学生都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及分享信息,扩大了阅读参与度,提升了阅读能力。数学组借助人工智能自动批改技术实现学生周末作业、假期作业的自动批改,作业数据统计,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变式错题等功能,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让精准辅导、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3. 行动化学习: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进程中,需要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技术骨干。行动学习是一种源于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的有效学习方法,在教师培训中能有效促进教师行动的转化与改变,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首先通过示范引领应用,培训的过程就应是技术应用的示范过程,教师边培训边实践边反馈,培用结合;随后通过实践分享应用,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微课优课评比等活动展示并考核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研讨反馈改进,组织研讨活动反思教师的应用成果,为教师的下一步发展指明路径;最后总结推广应用,将教师的成果汇编成册,并为优秀教师搭建平台分享其信息化应用技术及背后的思考,以扩展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3]。如在第一轮“教学+智能”项目中,多个学科组围绕微课技术申报项目,学校组织微课的专题培训,并在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加入微课评比项目,邀请获奖教师分享经验,将教师的作品进行整理汇编。在第二轮“教学+智能”项目中,多个学科组围绕精准教学申报项目,学校组织数据分析专题培训,并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专题研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4. 项目化管理:提高项目运行成效
项目化管理常用于企业管理中,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也有着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学校实现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以体育组智能手环项目为例,在项目推进中学生、教师、团队都能获得成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运动数据,并在排行榜的激励下认识到每天的体育课其实也是一场与自己、与他人进行的体育比赛。教师基于数据更科学地分析教学、分析学生,优化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该项目有效推动体育学科组的育人方式的变革。项目建设需经历“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课堂检验—教学研究—项目评价—项目迭代”等环节。
项目申报:以往的体育课中,教师无法掌握全班同学的运动负荷,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判断停留在经验判断。能否借助运动监测设备面向全班学生即时生成运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让体育教学更加科学?为此,体育组向信息中心提交项目申请。
项目审批:信息中心对项目进行评估并予以立项。经调研,发现当时市场上产品无法满足体育组个性化的需求,存在数据反馈延时、数据无法本地化等问题。于是信息中心选择一家有智慧体育项目开发经验的公司共同研发。学校提需求,公司定制,再由学校跟进测试,设备与软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课堂检验:项目的第一代产品由运动手环、充电箱和校内的蓝牙基站、平板电脑构成,学校先定制100个手环,供2个班同时开展教学,手环账号与课表绑定,供全年级各班循环使用。课堂上教师通过平板电脑或操场大屏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实时运动数据和心率,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会通过五种颜色呈现。一旦学生的实时心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系统就会提醒,以免造成学生运动损伤。课后,教师通过电脑端的分析平台了解学生个人运动数据详情以及班级、年级的综合运动数据详情,反思课堂运动任务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进而优化教学。
教学研究:实践即研究,在体育组集体备课和组级研修中,体育老师会轮流进行数据分析和教学反思,让研究成为常态。同时也通过赛课、公开课、讲座等方式加强项目研究,在市区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影响。
项目评价:体育组在项目开展一学期后提交成果材料,并进行校内汇报,获校级一等奖。
第二轮推进时,体育组提出了新的项目需求,即建设智慧体育操场,通过智能化的自主运动设备,引导学生科学运动、自主运动,丰富学生课后生活,进入下一个项目化管理的周期。
三、 彰显“教学+智能”项目建设成效
目前全校12个学科组均立足学科育人申报了“教学+智能”项目,计划通过持续性的项目推进,进行深入研究及应用。
1. 解决学科育人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各学科组针对学科特色、围绕学科需求,选择适切的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如语文组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方便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提出建设“科中阅读”网上读书分享平台。数学组为解决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个性化学习提出建设主题性系列微课。英语组为了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听说项目。体育组针对无法即时监测每位同学的运动负荷、身体状况等提出通过智能手环实时了解学生运动数据。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项目从学生需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形成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发展,绝大多数项目惠及整个学校。如语文组的“科中阅读”是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学习平台,有效增强了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会读”到“慧读”,其中有名著导读、优秀读后感展示、教师分析点评等功能模块,全校学生的使用频次非常高;体育组的智能手环不仅帮助老师了解了学生运动情况,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形成自主运动、不断竞争超越的氛围;信息组的人工智能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 形成跨学科的信息化研究团队
“教学+智能”项目以各个学科组为研究团队,其中项目责任人由学科组长担任,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领军人物,负责落实并跟进项目执行;学科教师是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的主力,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学科组和信息中心全面互动,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真正协作起来,形成跨学科的信息化研究团队,聚焦学科教学问题开展合作教研,形成紧密的研修共同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创新。
4. 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组织各种研修活动,努力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学中,并做到常态化使用。体育组的智能手环已经走进常态课堂,在项目研究中,体育组人人能用手环设备上课,人人会做数据分析,组内教师多次开设市区讲座及公开课。化学组老师在数字化实验项目中提高了运用传感器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多人次获得省市创新实验奖项;地理组老师在地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中提高了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应用、分享能力。
5. 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特色
各个学科组以“教学+智能”项目为抓手,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影响力的学科特色。如信息组的人工智能普及型课程荣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应用示范校”“2021年度全国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体育组荣获“南京市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校”“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称号;化学组获评南京市学科发展示范中心。多个学科组荣获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称号。
四、 助推信息化建设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
1. 项目理念由“掌控”转向“促进”
有了技术的支持和智能设备的加持,教师可以更快捷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技术不是为了掌控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技术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创设更好的条件支持,促进学生学习。
2. 项目动力由“技术”转向“需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主动拥抱技术,积极运用技术融入教学。但是技术的应用不能偏离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应始终遵循需求主导而非技术主导的原则,以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优化学校管理。
3. 项目参与由“个别”转向“全体”
学校开展“教学+智能”项目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全学科的发展,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之间有差异,教师之间也有差异,因此在项目推进中主动跟进各学科的项目开展情况,个别组先动起来,最终要全部学科组动起来。部分教师先成长起来,最终要全体教师成长起来。
4. 项目推进由“一次性”转向“迭代”
项目需求会随着学情的变化、技术的发展等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主动观察变化,发现变化,用动态、发展的眼光不断优化升级“教学+智能”项目。总结前一轮项目开展中的得失,迭代升级新一轮“教学+智能”项目。
5. 项目评价由“感性”转向“数据研判”
项目运行的好坏,不是管理者凭经验去主观判断,而是基于数据,通过量化的评价表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团队成果、辐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研判。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7/t20190708_389403.html.
[2]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1-07-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eqid=87a238db0
029f40b00000004642d8807.
[3] 包桂霞,高建君.“能力提升工程2.0”视域下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江苏教育,2021(7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