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培养

慧聪教育网 2024-03-28 09:4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今年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人工智能+”实践行动,同时也凸显了中小学与高校协同创新深化“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与队伍建设的需求。近年来,高校本科层次师范生培养积极顺应社会需求,教育内容与培养方式均有明显变化,但是在研究生层次,特别是以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其“人工智能+”的脚步尚略显拘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厘清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的基本问题,已经成为必要、必需之举。

何以是:提升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不容忽视

政策驱动下,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显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人工智能并非只与信息技术教师相关,诸多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期盼有较大差距。除了加强职后培训外,着眼于未来的、涉及多学科的、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高素质种子教师”——即教育硕士(包括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培养是无法忽视的,他们应当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内生式引领力量。

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需求,实践创新离不开理论指导。“高素质种子教师”教育硕士群体是理论与实践创新不可或缺的主体。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加强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强化了以“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为目标的教育硕士培养任务。2023年8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与2017年版本相比,培养目标增加了一条,即“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教育硕士培养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个时代任务的回应。尽管未出现“人工智能+”字样,但其对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强化显而易见。

因此,加强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与支撑力,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口。

以何是: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的重心

关于教师(包括未来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近年来有诸多研究,我们无意辨析和纠结,而是希望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兼虑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考察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的重心。

对于教育而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是一切以是否促进立德树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要旨;“万变”是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路径与措施。

那么,对于教育硕士来说,其“人工智能+”素养应有哪些重心?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即通过高科技应用创新来实现高效能与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教育硕士创新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动力不足。由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不易,教育硕士面临研究时间有限(特别是两年制全日制教育硕士)、实习基地软硬件不支持等困境,因而在选题上往往追求稳妥。此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用户”需要协同创新,但现实中教育硕士难以从多方获取有效的研究支持,创新积极性难以维系。二是创新知识与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教育硕士缺乏创新思维与方法的专门训练,也缺乏创新所需的跨学科知识,即使有创新想法,也难以落地。如语文学科教育硕士缺乏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能,无法有效落实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基于上述问题,结合新质生产力要求,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的重心应当落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持“开放而谨慎”的态度与思维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教育硕士作为未来高素质教师,其“开放”表现为不拒绝,及时更新相关知识,领悟人工智能技术思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谨慎”表现为不刻意迎合,不为技术而技术,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寻求恰适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方法融入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多快好省、高效能、高质量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重视用户创新,开展人机协同的创新性应用与迭代改进。创新范式正从“生产者创新”转向“用户创新”,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也要充分体现“用户创新”。对于导师来说,教育硕士是“用户”;对于未来高素质教师教育硕士来说,自身以及未来学生是“用户”。“用户”是“人工智能+”问题解决方案的驱动性要素。此时“人工”不仅包括技术本身所带有的专家系统与机器学习能力,还包括用户本身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协同创新,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恰适融合,是人机协同的重要表现。在此过程中,迭代改进同样不是技术的迭代,而是人机的共同发展。

第三,智能技术赋能下从跨学科教学走向超学科育人。学科是知识的分门别类,是知识日益丰富与人类系统化梳理的结果。虽然便于传承,但也容易造成盲人摸象式的桎梏。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纠偏,投射到教育领域则是近年来热议的跨学科教学。有技术参与的跨学科教学成为教育硕士近年来热选的研究主题。跨学科教学是以某一学科为依托,符合当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范与要求,但需要注意,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数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控制论与神经生理学等多学科,“人工智能+”自身所蕴含的多学科特性与旨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突破学科界限,在立德树人指引下开展超学科界限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综合应用的要求,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未来高素质教师的主体,教育硕士应当走在教育前沿,积极探触未来发展方向,为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贡献智慧。

如何为:提升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的建议

提升教育硕士“人工智能+”素养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在此我们主要基于教育硕士培养过程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议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鼓励“人工智能+”的表述。在课程设置上,建议学校在专业选修课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两方面给予“人工智能+”关照,以提升教育硕士“人工智能+”创新能力。

二是建议加强优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教育部新公布的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不仅要服务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也要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为教育硕士创新性研究提供实践土壤。同时建议与学校本科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联合,为未来教育硕士优质生源奠定基础。

三是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可以设置创新思维与方法类网络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如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 (俄文转换成拉丁语后的缩写)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包括各种理论、方法、工具和程序等,应该成为教育硕士创新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方法。

四是建议在高校研究生院或教师教育学院成立专门的“人工智能+”创新机构,打破各学科壁垒,融通各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为超学科育人提供组织与机制保障。当前各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仍以本学科逻辑为主,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通过相关机构组织部分教育硕士从事“人工智能+”超学科育人研究与实践,为教师教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探索新路径。

五是设置学位论文分层分级评价体系。近年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倾向明显,尽管教育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说明“学位论文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课程开发方案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但是在实际评审中,2万字的“多种形式”可能无法通过专家评审,没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教育硕士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评价分层分级可以在论文字数、形式要求、专家评审上设置多向度灵活选择,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氛围,从而激发教育硕士创新动力,尝试高难度创新性研究,以创新过程代替创新成果进行答辩。

六是建立毕业后研究深化与跟踪机制。多数教育硕士毕业入职后就停止了相关研究,学位论文成了为论文而论文,仅是获取学位的手段。建议打通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育壁垒,可以通过课题资助的方式鼓励优秀毕业生在入职后继续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并将深化研究的成果形成优秀案例库。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教育硕士从作为学生“用户创新”向作为教师的“用户创新”转变的过程。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欠发达地区全日制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创新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2022055)《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7日第13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