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满校园 慧达高远——以教育数字化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慧聪教育网】城阳区教育数字化工作紧密围绕“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发展战略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部署,以“智满校园、慧达高远”智慧教育品牌为引领,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总要求,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区情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中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学术活动优秀组织奖、教育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环境
近年来,城阳区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山东省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全区所有中小学构建智慧教育环境,并实现全区所有幼儿园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省内率先全域建成“学前教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项目覆盖全区138所公办幼儿园,从“精准保育、因材施教、科学管理、综合评价”四个维度激活数据要素,助力区域学前教育科学保教以及儿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惠及上万个家庭。相关案例获评教育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优秀案例,《光明日报》刊发专题文章《以信息技术为幼儿教育深度赋能》,并入选青岛教育大事记。
为部分中小学部署“跨学科互联数智化多功能教室”,使用融合电脑、课桌、仿真实验台、数字绘画板、书法桌、虚拟音乐键盘等多种功能的智能课桌替代传统多媒体教室,满足“五育并举”教学需求。
二、深化五育数字场景应用,发挥智慧教育赋能实效
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视频号等新媒体向家长实时推送,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数字化链路,开辟数字时代中小学德育新路径。以青年教师为数字化教学先锋,深化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适配的数字资源工具,提升课堂效率。引入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全面提升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及优良率;上线“艺美城阳”赛事评测系统,构筑起专业化、智能化的一站式美育服务平台;探究学生素质发展平台应用,实现劳动教育“课程选课、实践体验、素养评价”的有效对接,助力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养成。
“学前教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累计汇聚幼儿在园数据5165余万条,实现健康管理、晨检档案、室内环境监测、幼儿成长档案等全部数字化,为幼儿园个性化保教、精致管理和科学育儿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平台通过对幼儿数据的智能分析,形成精准的个性化在园画像,实现保教方式由传统的“一对多”向“一对一”转变,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幼有优育”品质。
“一帆快乐习字”数字书法平台作为我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代表,助力中小学语文写字和书法教学,师生皆可自主登录在线学习,直观规范的三笔示范及讲解,有效解决了书法教学师资不足、课程资源匮乏问题。目前在全区中小学成功开发了书法课程、午间习字、假期闯关等场景应用,实现在教室和线上实时获得书法专家的指导,已累计登录84万次,播放25万小时,十年来,让数以十万计的师生受益。开展数字支教活动,实现“城阳-成县-渭源”三地师生同步实时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校园跳绳多人同步教学系统”赋能学生体质健康提高,通过成绩生成、国标评分、数据分析、一键导出等功能,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跳绳历史数据,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轻松实现整班制实时跳绳运动管理,高效解决“跳绳”体育特色项目数据统计难、训练不科学的问题。坚持用户思维优化公共服务,用数据赋能再造流程“极简化”,将入学入园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平台,推动数据多跑路,赢取家长零跑腿,实现家长报名“掌上一网通办”。开发“数字化游戏”助力趣味教学,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探索教育设施设备“二维码身份管理”,实现设施物资信息自助查询和在线报修;学校代表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做“智慧教育小投入、撬动教育大成效”经验分享等。以上是我区在推动教育“教学研管评”等方面数字化应用的部分缩影,智慧教育新生态局面正加速形成。
三、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培养智慧创新特色人才
实施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遵循“按需、精准、菜单化”原则,开展“订单式”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培训,对应学校提出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个性需求和计划,进行精准的菜单式培训资源匹配。依托专业培训讲师团队,采用线下“上门入校”和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新机制。
多次承办国家、省、市级智慧教育相关专题系列活动,并作为青岛市唯一区市代表在山东省智慧教育研讨会分享了区域内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同仁的一致认可。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积极培育教育数字化人才,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省内率先承办NOI教师培训,与华东师大、江南大学等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信息科技课堂专题交流活动,10个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组子课题,城阳区获评项目实验区。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和信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具有城阳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和信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成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员开课和测评,省教科院评价中心多次实地调研,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以“区长杯”青少年人工智能赛事平台为抓手,坚持“以赛提能”,营造“周周有训练,月月有比赛,人人有项目”的良好氛围,每年参赛师生近10万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数量和等次逐年上升。近2年,城阳区教师在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8个一等奖,在2023年第21届全国中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学术活动中获得6个一等奖。在全省信息学奥赛活动中,4所学校获金牌学校,28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并呈现全区均匀分布的良好态势。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机器人大赛200余人获奖,8个冠军,全市小学组5个冠军为我区包揽,夺冠率超70%。
聚力打造城阳信息学奥赛特色,创新信息学后备人才中考招生办法,全市首创建立全区信息学竞赛教练团队和信息学特长生集训队,实施区域内小初高一体化信息学贯通培养,以系统的培养体系实现学生的高水平发展,拓展进入一流名校渠道。城阳一中全市首家获得2026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承办权。
四、推动数字资源平台应用,实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积极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应用交流研讨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常态化应用纳入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加强自主学习、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活动、答疑辅导的教育应用,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在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课后服务、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等诸方面的赋能作用。
以“城阳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数据基座,开设“名师工作室”专栏,建立“名校网络课堂”,实现跨地域分散上传、专家在线评选和优质课例推广,汇集优质教育资源5000余节,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建立起城阳特色数字化资源库,促进教学常态应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数字化为我区“接力帮-信息支教、筑梦山村”品牌支教再添活力,六年来,该活动已累计开展1200余次,支教教师2200人次,行程51000公里,受益学生16000人次,有效地推动学科优质资源均衡横向流动。
五、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智慧教育健康发展
建立完善的数据分类、权限管理、网络安全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将网络安全纳入对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进一步健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员培训和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实施全天候上网认证管理和网络安全每月一调度制度,不断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完成全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建设,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威胁情报技术于一体,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事件监测、研判、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城阳区将持续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赋能实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自适应学习、智慧课堂等场景应用,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叠加和倍增效应,让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城阳数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