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首创校园“清膳e家”平台有效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慧聪教育网 2025-02-08 09:54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慧聪教育网】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大背景下,杭州市在全省推进中小学“食堂智治一件事”监管监督应用建设工作中,先行先试,首创校园“清膳e家”平台,数智赋能守护师生饮食安全,杜绝“膳食腐败”,并在2024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

一、强化统筹领导,形成攻坚合力

一是压实责任,多方联动。市纪委市监委、市教育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研制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章立制、数智赋能、专项整治“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出台学校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办法48条,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制度变成预警,配套开展专项整治,确保问题整改落实。二是名副其实,上下齐心。将平台取名为“清膳e家”,兼具清廉膳食、数智赋能及“亲善一家”之意,秉持“校园即家园”的理念,打造阳光食堂,让师生满意、家长放心。三是高效推进,全域推广。在原有基础上,集中攻坚创新功能模块,8月底建成“清膳e家”平台,率先将32所市直属学校纳入试运行,持续推进13个区(县)学校数据的全面整合与运行,至10月底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截至目前,平台上线食堂数量达2586个,食堂端口6531个,有效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效能。

二、夯实数治根基,实现跃迁升级

一是规范数据归集。平台对各区(县)独立业务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标准规范化管理,按“一数一源一标准”要求,归集梳理业务数据,建立统一的预警阈值、对象、流程及数据中心,实现全市统一监管与权限监管,将食堂管理廉政风险控制在最小状态。二是打破“数据孤岛”。平台设置监管中心,通过驾驶舱全面展示全市中小学食堂管理整体信息,可依据权限查看各地各校食堂的具体预警项,同步实施向省教育厅、市纪委、市大数据局的数据传输与共享,实现跨部门共同监管。三是开通移动端推送功能。与以往通过电脑端查看预警信息不同,“清膳e家”平台增加手机端推送功能,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预警信息,提升监管便捷度,实现监管移动化、实时化。

三、优化预警功能,落实闭环管控

一是防范更加主动。全面吸取全国各地曝光的“校园餐”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分析近年来本市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研判廉政风险点,针对性设置平台功能模块,着重强化招投标、采购、财务等领域的数据分析比对,全面优化提升预警功能,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二是预警更加精准。平台设置招投标管理等5个功能模块,在4大环节设18个预警指标及不同预警值,如招标环节“专家确定异常”、采购环节“上月餐均采购金额异常”等,指标异常即时推送至管理层。三是处置更加高效。相关预警信息即时同步推送给学校后勤分管领导和纪检人员,以便学校管理层及时核查、说明情况或督促整改,市教育局随机检查,对基层问题隐患进行批评、约谈或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实现精准化闭环管控。

四、深化治理成果,力求见行见效

一是实时巡查,提升监管实效。以市直属学校为例,平台12月产生预警信息同比大幅降低,其中食品采购、验收环节预警数量锐减,数字监管实效性显著提升。二是闻“警”而动,推动以案促改。通过排查学校食堂采购验货环节监控视频,发现称重不规范等问题,制作曝光片在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约谈问题突出学校,及时敲响警钟,促进问题整改。三是见微知著,及时纠偏正向。针对预警信息反映的菜品单一、膳食营养不均衡、员工操作规范不到位等问题,指导各地各校优化菜谱、均衡膳食结构、强化员工培训管理。全市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饭菜价格质量的肯定评价高于90%,家长对学校食堂整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