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智慧教育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速推进

慧聪教育网 2025-02-24 11:35 来源:互联网

教育部近期发布通知,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并从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育资源及师资供给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落地措施,旨在2030年前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基本普及。

新东方智慧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蓓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对全球各国而言都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领域,其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尚处于探索阶段。国际上,美国在其STEM教育的五年规划中已将“实现人工智能的效益”列为未来目标之一,但具体推进方案尚未出台。

在中国,虽然中小学已有明确的信息科技教育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学时间保障,但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尚存在空白。这也是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及读本”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但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教育仍在摸索中前行。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在相关技术课程标准中设置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后续的相关课程标准也均有涉及。然而,直至目前,人工智能仍未被明确设为单独科目,也未纳入中高考范畴,而是作为综合素养评价的一部分进行探索。

张蓓表示,人工智能教育与信息科技教育、编程教育等密切相关,但在教育目标、内容及方式上有着显著区别。当前,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一大痛点是缺少统一、完善的课程标准,多依托于信息技术、STEM及创客等课程,且课程性质以拓展、选修或校本课程为主,缺乏系统性设计。

此外,师资力量匮乏也是制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全国平均每个学校仅有三名科创老师,且城乡差异显著。同时,具备人工智能知识背景的教师稀缺,而高校输出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又紧缺且薪资高昂,导致中小学校难以招聘到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跨学科人才。

针对这些问题,新东方智慧教育等商业机构在辅助性角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供教育产品、内容和服务层面的支持,还积极参与地方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项目落地。

例如,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中,新东方智慧教育通过定制研发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和课程内容、推进人工智能社团活动、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面向全区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同时,新东方智慧教育还强调,要基于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创新探索。他们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解决方案,帮助学校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部的政策呼应下,国内多地已开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也在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试点工作。这些实践探索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东方智慧教育等商业机构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