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慧聪教育网 2025-04-25 17:00 来源:互联网

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盛大开幕。作为本届展会冠名商的联想重磅亮相,以“全栈AI 智慧为学”主题,集中呈现其在教育领域的解决方案。展会现场,联想全面展现其在教育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融合进程中的前瞻布局与技术实力,持续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b]

[/b]

教育与AI融合进入关键转折点

近两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教育行业正在经历从“工具赋能”向“场景重塑”转型的深刻变革。AI技术不仅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资源的公平配置,也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但与此同时,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教育实际应用场景之间,仍存在巨大鸿沟。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

联想认为,教育领域的AI应用已逐步告别了“技术展示”阶段,正在迈向务实的“应用至上”时代。AI对教育行业而言,不再只是新鲜技术的象征,更应成为解决教育公平、因材施教的实用工具。AI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帮助每一位教师更加专注于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更贴近自身需求的成长空间。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联想AI云课桌

作为最早进入教育领域的科技企业之一,联想在中国教育行业已耕耘30年。从最初的校园计算机教室建设,到如今智慧教室AI实训室、数字校园建设,联想累计服务超过1200所高校、1400所高职院校,以及20万所中小学校,深刻理解教育场景的多样性需求。面对教育数字化的升级趋势,联想持续完善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场景教育服务体系,打造了涵盖AI内嵌的终端设备、AI导向的基础设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务的全景式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b]

[/b]

“全栈AI”战略赋能智慧教育,软硬一体推动教学模式升级

在本次天津教育装备展上,联想以“全栈AI 智慧为学”的品牌理念为核心,从“AI工具”到“AI思维”,赋予了教育智能化新的时代内涵。

在此次展会中,联想正式发布面向AI教育时代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课程体系 + 教学平台 + 算力支撑”三位一体的架构设计,覆盖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AI教育需求,为教育行业提供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系统化教学路径。人工智能通识课不仅是一套教学工具,更是推动AI教育普及、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实践。依托联想智能体开发平台 AI Force,课程内置覆盖不同年级段的多场景、多类型智能体样例,支持大模型体验、AI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的全流程教学活动。教师可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学生则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快速理解人工智能原理,掌握关键知识点,全面提升AI素养与综合能力。未来,联想将与更多学校与教育机构深化合作,助力每一位学生接触、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这一变革时代的关键能力。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此外,围绕AI教育终端的实际应用,联想重磅推出“联想教育智能体”,并实现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了多款搭载智能体的旗舰新品:包括聚焦本地AI算力、面向课堂教学场景的AI PC智能终端;适用于多类实训需求、简化部署与运维流程的AI工作站;以及融合AI交互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体验的DeepSeek智慧教育大屏。这些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课堂互动效率,助力教师快速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也让AI真正走进日常教学场景,成为课堂中的得力助手。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联想教育智能体

这一系列创新方案,充分体现了联想对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深刻洞察,也生动诠释了“AI技术要让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企业使命。

[b]

[/b]

引领AI普惠新时代,联想描绘未来十年教育蓝图

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正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面向未来十年,联想将持续聚焦混合式AI技术,构建真正懂教育、懂教师、懂学生的智能化教学体系,覆盖“教学管评研”全场景应用,强化AI素养教育与课程创新,深入推进智慧教学生态建设。通过技术普惠与能力适配,让AI因人而异地服务每一个孩子的独特需求,不仅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可及,也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AI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联想亮相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正如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所言:“当AI算力与教育温度深度融合,当技术创新与育人本质同频共振,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必将照进现实。联想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智慧教学生态建设,秉持‘人智共创’理念,引领AI普惠新时代,让人工智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未来,联想将继续保持开放与协同的态度,深化技术合作,拓展场景创新,与全行业携手推动教育装备技术升级与教育质量跃升,共同开创教育数智化发展的全新图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